忆荷公车荐,多惭识面求。
惊心异生死,倒指十春秋。
国士怀青眼,门生慨白头。
束刍催老泪,东与大江流。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挽词三首》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荷公车荐,多惭识面求。
惊心异生死,倒指十春秋。
国士怀青眼,门生慨白头。
束刍催老泪,东与大江流。
诗意:
这首诗词是韩元吉写给已故的政治家张公的挽词。诗人回忆起张公曾经推荐他来从政,深感愧对张公的知遇之恩。诗人以张公的离世为契机,反思人生的无常和生死的惊心动魄,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国士心怀远大抱负,门生们也心怀感慨,共同面对白发苍苍的头顶。束缚在心中的悲伤如草绳催促岁月的流逝,正如东流的大江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已故政治家张公的挽词,表达了诗人对张公的感激之情和对生死与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在忆及张公推荐自己从政时的情景时,深感自己的无知和张公的深思熟虑,对张公的知遇之恩倍感愧疚。诗中的"倒指十春秋"意指时光倒流,回溯十个春秋,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国士怀青眼"表达了张公心怀远大抱负的特质,而"门生慨白头"则体现了张公的门生们对于白发苍苍的人生阅历的感慨。诗末的"束刍催老泪,东与大江流"通过束缚在心中的悲伤催促岁月的流逝,将人生的无常与大江东流相对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叹和对生死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已故政治家张公的缅怀和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对政治家和门生们的情感描写,诗人展示了对于光阴易逝和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生命和时间的启示。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玉尘固清俸,也莫大餐多。试问采薇子,而今还在麽。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树杪过流星,轻霜落半庭。疏花与孤客,相对一青灯。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峰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