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普陀风景差相似,只欠潮音小白花。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诗词:《观音洞》
匹马骄嘶石路斜,
观音洞口踏烟霞。
普陀风景差相似,
只欠潮音小白花。
中文译文:
一匹骄傲的马在蜿蜒的石路上嘶鸣,
观音洞口踏着烟雾和霞光。
普陀山的风景看起来相似,
只缺少潮音和盛开的小白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观音洞》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作品。整首诗以描绘观音洞的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观音洞与普陀山的异同之处。
首句描写了一匹自豪而傲慢的马匹在崎岖的石路上嘶鸣,这一形象烘托出了观音洞的神秘和壮丽。接着,诗人描述了观音洞口踏着飘逸的烟雾和霞光的景象,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仙山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中,秦观将观音洞与普陀山进行对比。他说普陀山的风景和观音洞相似,但却缺少了潮音和盛开的小白花。这里可以理解为观音洞在美丽与神秘上超越了普陀山,潮音和小白花象征着观音洞独特的特色。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观音洞的景色,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展现了观音洞的独特之处。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想象力丰富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观音洞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陀山美景的欣赏和思考。
这首诗词在艺术表达上融合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知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