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叶风枝晓自匀,绿阴青子净无尘。
闲吟绕屋扶疏句,须信渊明是可人。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广陵后园题申公扇子》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露叶风枝晓自匀,
绿阴青子净无尘。
闲吟绕屋扶疏句,
须信渊明是可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广陵后园的景色,并以申公扇子作为表现手法。诗人苏轼描述了清晨的景象,露珠沾湿了叶子,微风轻拂着树枝,一切都显得和谐而平静。绿色的荫草清新无尘,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抒发了他心中的闲情雅致,用扇子上的图案和诗句相互映衬,表达了对这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的整体氛围清新明朗,写景描写生动细腻。首句“露叶风枝晓自匀”,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现早晨的清新气息,露珠滴在叶子上,微风轻轻吹拂树枝,形成了一幅宜人的画面。接着,“绿阴青子净无尘”,通过描绘绿草的清新和无尘的净洁,展现了广陵后园的宁静和幽静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闲吟绕屋扶疏句,须信渊明是可人”,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态度。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闲逸地吟诵着自己的诗句,通过扇子上的图案和诗句的相互映衬,将自己与渊明相比,显示了他自信而豪放的心态。渊明是指古代有名的文学家,诗人苏轼以自己与渊明相比,表达了自己的才华与风采,显示了他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自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苏轼的才华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意境。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文武固天纵,钦明又日新。化民何止圣,妙物独称神。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巍巍本无象,刻画愧孤臣。未易名尧德,何须数舜功。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典礼従周旧,官仪与汉隆。谁知本无作,千古自承风。接统真千岁,膺期止一章。周南稍留滞,宣室遂凄凉。病马空嘶枥,枯葵
岩石郁嵯峨。
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忽雷曾说郑中丞,不似女郎楼上听。此日白云推却处,痴翁清赏倚银屏。
夜饮只愁更漏促,留连笑_蔷薇。歌声缭绕彻帘帏。坐中清泪落,梁上暗尘飞。重觑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别来容易见来稀。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