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无数椽屋,盖成多是俗。
如此乱山中,非关松石竹。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桂隐纪咏·山堂》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堂宁静隐蔽,谁没有数不清的梁柱房屋,建筑起来的大多都是平凡俗世的事物。然而在这乱石嶙峋的山间,这些房屋并不与松树、石头、竹子等自然元素有什么关联。
这首诗词以描写山堂为主题,通过对山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宁静、隐蔽的追求,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超越。诗词以山堂为象征,传达了一种追求自我内心净化和超脱尘世的情感。
在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中,山堂被视为一种理想的隐居之地,具有清净、宁静的特点。这首诗词在表面上描述了山堂的建筑形式,但实际上更多地强调了山堂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状态。通过山堂的隐喻,作者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超脱尘世境界的向往。
诗词中的"谁无数椽屋,盖成多是俗"表明了山堂的普遍性,它并不是高耸入云、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是被许多人创造和占有的。这种平凡的形式与山堂所代表的精神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此乱山中,非关松石竹"这句话则强调了山堂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分离。尽管它位于山间,但它并不与松树、石头、竹子等自然元素相联系。这种意象的构建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尘嚣、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词以简洁、淡泊的笔触描绘了山堂的景象,通过对山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自由的理想追求。它既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城市如煁灶,输兹山水乡。松深不见日,瀑近自生凉。静里疑秋至,吟边喜昼长。蕉衣与纨扇,皆弃在空箱。
曾发箫声水槛前,夜蟾寒沼两婵娟。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带将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读庄生第一篇。
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
春来生怕恼吟魂,不待春来便出村。诗骨瘦来山并耸,酒肠宽去海都吞。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囊底青蚨有三百,未甘骑马傍人门。
月里谁横笛,秋深战垒闲。别吹新曲调,偏照旧关山。响激商飙起,声随陇水潺,远传边塞外,高入广寒间。解白嫦娥发,能苍壮士颜。倚楼人谩拜,何日凯歌还。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