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轩瘦立曲栏头,岛屿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随沙水转,赏心真与岸云浮。
平分野色连延屋,点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义,森罗元不碍人休。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过般若庵》是宋代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轩瘦立曲栏头,
岛屿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随沙水转,
赏心真与岸云浮。
平分野色连延屋,
点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义,
森罗元不碍人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般若庵的情景。他站在曲折的栏杆旁边,望着青葱的小岛,微风吹过使得江水显得凉意盎然。他的目光随着沙和水的流动而变化,内心的愉悦与静谧如同岸边的云朵漂浮。
赏析:
这首诗情景交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解脱。诗人站在般若庵的重轩之上,曲折的栏杆增添了一种凝重的氛围。岛屿青葱,微风吹过使得江水显得凉爽,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诗人的目光随着沙和水的转动而变化,表达了他内心的愉悦和安宁。他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与云朵一起漂浮在岸边。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宁静、解脱和超越尘世的意境。
诗中还出现了般若空宗的意象,般若空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般若空”,意味着领悟空性和真理的境界。诗人通过般若空宗的意象,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崇敬和追求。般若空宗深得义,森罗元不碍人休,意味着真正领悟佛法的人不会被尘世的琐碎所困扰,能够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隽永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和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通过欣赏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宗教的融入,以及他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罪过渠侬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莫嫌入夜还休去,自有寒蛩替说愁。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本初屈指定中华,官渡相持勒虎牙。若使许攸财用足,山河争得属曹家。
八闽耆旧传,近世故殊伦。蚝荔间三绝,严高后一人。坏梁逢丧乱,撼树出交亲。未敢门墙列,酬知只怆神。
吴宫故墅,是天开图画。缥缈层云出飞榭。隐隐楼空翠巘,水绕芜城,平畴迥,点染霜林凋谢。越来溪上雁,声切阑干,似觅胥门怨吴霸。属镂沈,香溪断,梦散云空,千年外、等是渔樵间话。但极目荒台郁苍烟,衰草里、又还夕阳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