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故宜城》

我行熊绎故王都,十里南墙俯赤湖。
想见当时宁有晋,那知此地更逃吴。
宫门自昔通城北,墓碑多年立路隅。
欲仗青烟询白鸟,背人飞去不容呼。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作品评述

《过故宜城》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行经过故都宜城,走过南边十里的城墙,俯瞰着赤湖。我想象着那个时代,宁静的晋国还在,可是谁知道这个地方已经变成了吴国的领地。宫门自古就通向城北,墓碑多年来矗立在道路边。我希望能够借助青烟询问白鸟,但它们背离了人群,飞走了,不再回应我的呼唤。

诗意:
《过故宜城》通过描述作者经过宜城的旧址,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眺望着宜城的南墙和赤湖,想象着过去的景象,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曾经辉煌的晋国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吴国。宫门尽管自古以来通向城北,但时光已逝,墓碑矗立在路边,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诗人希望通过青烟和白鸟传递自己的思念,但却发现它们已经飞离,不再回应他的呼唤,暗示着岁月不居,时光荏苒的无情现实。

赏析:
《过故宜城》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宜城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繁荣,而南墙和赤湖则是历史的见证。诗人通过对宜城的回顾,表达了对于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宫门和墓碑的描绘,凸显了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感。而诗末的青烟和白鸟,则是诗人渴望与过去沟通的象征,然而它们的飞离却传递出时光不回、岁月无情的寓意。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道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 《次韵傅丈见寄》

    到处能行到处藏,饭余挂钵解茶囊。不缘头上五分白,始与人间万事忘。一介远劳询近日,十年如此住南荒。只今已是交游绝,不问比邻不择乡。

  • 《悼亡九首》

    遥夜新霜凋碧槐,三更寒月满堂阶。美人化作秋风去,只有清魂梦里来。

  • 《次韵能之贺除》

    初无家学赡三余,滥被君恩有此除。非取金华能占对,但令东观与观书。汗颜莫称英髦选,冷眼终输山泽居。自昔与君忧世切,只今何策塞侵渔。

  • 《南柯子》

    秋晚霜初肃,江寒雾未收。西风吹老白苹洲。长笛一声、谁在水边楼。带绿枨新破,真醇酒旋_。簪花莫怪老人羞。直是黄花、羞上老人头。

  • 《母子吟》

    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砌有忘忧草,对之还断肠。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子心苟如母,足以感苍苍。君不见汉蔡邕,晋王祥。

  •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一作高適诗)》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