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
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
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
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
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出类复何言,聊贻涧滨叟。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踰千峰时,千峰各呈秀。
初次攀登千峰之时,每座山峰都显得秀美。
抵兹嵩高前,始觉众山陋。
抵达嵩山之前,才意识到其他山峰的矮小。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依仗着嵩山的巍峨力量,我敢于将天地剖开。
四维既张弛,穹壤托高厚。
四方天地张开,支撑着高广的穹顶和大地。
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
卿云笼罩着上国,美景延绵至楚国的薮林。
众峰无耸峭,配此真培塿。
其他山峰不再高耸峭拔,只有嵩山与之相配。
固将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嵩山固然比其他山峰高出数倍,但绝不仅仅是吞噬八九座山峰。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我身如一颗草木,却想独占这片山峰。
出类复何言,聊贻涧滨叟。
嵩山的杰出无法言喻,只能把这份景色献给涧边的老人。
这首诗词以描绘嵩山之行为主题,通过对嵩山与其他山峰的对比,表达了山势高峻的壮丽和超越凡俗的意象。嵩山被描绘为一座巍峨雄伟的山峰,其他山峰在它面前显得矮小,凸显了嵩山的独特性和壮美景色。诗人展示了对嵩山的景色的欣赏和对其雄伟力量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嵩山面前的震撼和感叹之情,展现了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观的壮丽魅力。
公馀陪侍九锁行,花已凋残莺已老。舞蛟亭下泉如奔,伏虎岩前景尤好。四围翠巘悉可跻,一点红尘浑不到。坐中元白非一人,自愧才疏难压倒。
花王独占春风远。看百卉、芳菲遍。五福长随今日宴。粉光生艳,宝香飘雾,方响流苏颤。寿祺堂上修篁畔。乳燕双双贺新院。玉斝明年何处劝。旌方童满路,貂蝉宜面,归觐黄金殿。
归去去。风急兰舟不住。梦里海棠花下语。醒来无觅处。薄幸心情似絮。长是轻分轻聚。待得来时春几许,绿阴三月暮。
潇洒一区山四围,朱帘高卷昼阴移。三竿已上其谁报,一线初长也自知。鼓腹晒书春拍拍,蓬头晞发暖垂垂。晴窗大得志机趣,渴爵窥盆更不疑。
何处人间淑景新。刘家池馆鲍家春。后庭花唱空琼树,曲水宫妆见丽人。金作粉,麝为尘。一枝千叶拥黄云。花工可是多情思,梦逐凌波问洛
送文迎武递参差,一始一终光圣仪。四海生人歌有庆,千龄孝享肃无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