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放目渺无涯,莲荡苹汀不钉牌。
雪後轻船四捞漉,断芦残荻总成柴。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过临平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临平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过临平二首
临平放眼望去,视野辽阔无边际,
莲花荡漾,苹果树丛中无人标示。
雪后轻船四处摇晃,捞起水中的漂浮物,
断裂的芦苇和残破的芦荻最终成为柴火。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临平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诗中的临平是一个广阔的地方,视野无边际,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莲花在水面上荡漾,苹果树丛中没有人标示,暗示着这个地方宁静而自然,没有被人工痕迹所打扰。
诗中还描绘了雪后的轻船,船在水中摇晃,捞起水中的漂浮物。这里的轻船和漂浮物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不稳定,而雪后的景象则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断裂的芦苇和残破的芦荻最终成为柴火。这里的芦苇和芦荻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它们经历了风雪的洗礼,最终成为了柴火,暗示着生命的无常和变化。
整首诗词通过对临平景色和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境和情感。
楼严既下集,宾天复上征。八子似荀氏,中当有慈明。
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狉狉鹿豕篱畔,忙忙燕雀檐牙。
銮殿秋深,玉堂宵永,千门人静。问天上、西风几度,金盘光满,露浓银井。碧云下双鸾影。迤_笙歌近笑语,群仙隐隐。更前问讯。堕在红尘今省。 渐曙色、晓风清迥。更积霭沈阴、都卷尽。向窗前、引镜看来,尚喜精神炯炯。便折简、浮丘共酌,奈天也、未教酩酊。来岁却笑群仙,月
此身初不敢图安,老去偏忧行路难。欲调舟车难用法,偕行仆从只宜宽。已持食节多虞病,嫌重装囊少虑寒。且替疲兵弃守宅,诗成莫惜寄来看。
瓦烟疏冷古行宫,寂寞朱门反锁空。残粉水银流砌下,堕环秋月落泥中。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天子时清不巡幸,只应鸾凤集梧桐。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