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昔抱道,为贫仕兹邑。
幡然复谢去,肯受一官絷。
予观长者忧,慷慨在遗集。
岂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时乃肥遯,兹理固可执。
独有田庐归,嗟我未能及。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过彭泽》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渊明曾怀抱道德,为贫穷而仕宦于彭泽。突然决定辞官,不愿接受任何官职束缚。我看到了那位长者的忧虑,他的慷慨表现在他留下的著作中。他与孤独和困苦的人并不相同,他渴望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理想。遭遇时势的压迫才让他愿意隐居,因为这个道理是可以坚守的。只有田园般的住所归于我,唉,我无法达到他的境界。
诗意:
《过彭泽》表达了作者曾巩对于官场生活和功名利禄的抗拒态度。诗中的渊明是曾巩的自称,他曾经在彭泽担任官职,但意识到官职不能给他内心的满足,于是选择辞去官职,选择隐居田园。诗中的长者代表着那些理想主义者,他们忧虑时世的迷乱,慷慨地留下了自己的著作,希望后人能够追随他们的理念。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长者的境遇,表达了对于高尚品德和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显露出对于自身才能和境界的不满和遗憾。
赏析:
《过彭泽》揭示了曾巩内心深处对于功名利禄的厌弃和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读者,官场生活虽然能够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却无法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他选择辞官隐居,体现了他对于道德的追求和对于内心自由的渴望。他对那位长者的赞赏也表现了他对于理想主义者的敬仰,认为他们的思想和品德是值得追随的。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田园情怀,对于功名利禄的冷漠态度与对于理想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曾巩独立思考、追求精神自由的个性特点。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境界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上阳门外云连草,车马遥遥往来道。昔王游豫几何年,今人岂识当时好。明珠翠羽已成尘,道上行人几番老。当时秋天落宫板,今此婆娑皆合抱。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繁云犹暗岭。积雨未开庭。阶含侵角路。镬满溜疎萍。湿杨生细椹。烂草变初萤。徒劳看蚁对。无事祀灵星。
西掖官曹近,南溟道路遥。使星将渡汉,仙棹乍乘潮。柳映灵和折,梅依大庾飘。江帆风淅淅,山馆雨萧萧。陆贾真迂阔,终童久寂寥。送君何限意,把酒一长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