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藏曲折,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道学更深论。
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过谦上人房》是郭印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房藏曲折,
客至不应门。
种竹无多地,
分兰却数盆。
禅心初默契,
道学更深论。
世路悲流浪,
因君一反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到访谦上人的房屋,表达了对谦上人的景仰和敬意。诗中通过描述房屋的布局和摆设,以及与谦上人的对话,表达了禅修心境的默契和道学的深入探讨。诗人认为在世俗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迷茫和困顿,但是通过与谦上人的交流,能够找到源头,找到禅心的安宁和道学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小房藏曲折”一句,描绘了谦上人的房屋布局曲折隐蔽,与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和纷扰形成对比,也暗示了修行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经历曲折的历程。诗人的到访虽然不通知,但谦上人却没有拒绝,这体现了谦上人的慈悲和开放心态,也让诗人感受到了禅修的默契和理解。
诗中提到种植竹子而地方有限,分兰却有数盆,这种对植物的描写是诗人在描述谦上人的修行境界。竹子代表着清雅和坚韧,而兰花则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谦上人以有限的空间种植竹子,意味着追求修身养性的清雅品质;而分兰盆的丰富则暗示着谦上人对道义、道德的深入研究和追求。
最后两句“世路悲流浪,因君一反源”,表达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痛惜和感慨。诗人认为通过与谦上人的交流,能够找到抛开尘世的源头,找到真正的归宿和出路。整首诗通过对谦上人房屋和修行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修和道学的向往,以及对谦上人教诲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无人霜月寒。泪尽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等閒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候管乍披新定志,邮筒忽见故人诗。君方清绝行明镜,我正摧颓据槁枝。为喜彩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胜事人间少,芳堤尽种梅。横枝出疏影,蠹卉长苍苔。潇洒依湍濑,飘零落酒杯。戏鱼时跃去,冻蝶忽飞来。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只将松作友,更与竹为媒。迥出千林表,真成百卉魁。羞争桃李艳,自是栋梁材。止渴将军智,调羹上相才。风光无着处,吟思发春雷。
灭去觚稜性本圆,了除藩蔽物皆然。向来具足顶门眼,尽发卑微瓮里天。胶扰空花俱是幻,拘挛尘鞅束如编。非予孰为幡然起,莫遣阿衡美独专。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
昔年诗卷驻精魂,强续狂游拭涕痕。拉得藕花衫子婢,篮舆仍出涌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