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山门旷,延僧草座禅。
不知为额始,曾记有歌传。
驿路桥梁坏,沙溪石藓填。
往来荒廨近,时可托清眠。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过证道寺》是宋代文人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过证道寺时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过证道寺
证道山门旷,
延僧草座禅。
不知为额始,
曾记有歌传。
驿路桥梁坏,
沙溪石藓填。
往来荒廨近,
时可托清眠。
诗词的意境是描绘证道寺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证道寺的山门开阔,僧侣在草地上坐禅修行。作者对这个地方的来历并不清楚,但他曾听说过这里有歌谣流传。驿路上的桥梁被损坏,沙溪上的石头被青苔覆盖填满。往来的人很少,靠近寺庙的廨房十分荒凉,有时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片宁静的安眠之地。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宁静、寂静的氛围。证道寺的门户敞开,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而僧侣们在草地上坐禅修行,象征着他们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升华。作者对寺庙的来历和历史产生了好奇,但他并不了解其中的细节,只能依靠传说中的歌谣来想象。驿路上的桥梁坏了,河边的石头被青苔覆盖,显示出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往来的人很少,而离寺庙近的廨房更加荒凉,这里成为作者可以静心安眠的地方。
整首诗词以寺庙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宁静、清幽的意境。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己的心情抒发,展示了对于心灵宁静和内心慰藉的追求。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安宁和平静。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暂时雄。东都二百年名节,全在桐江一钓风。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年时犹记雨声中。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坐上王杨虽自散,酴醿依旧香浓。待将诗易寿无穷。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乾德之五星,旋于降娄,开文祥兮。太常之英姿,跨颉历籀,开大荒兮。游艺之神,{左车右兰}古轹今,奚钟王兮。维副车之题,在承平时,谨瑟藏兮。维北宫之玺,施于中兴,传帝皇兮。维臣其得之,锦弢琼函,绚宸章兮。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本是三山侣,闲为七泽游。放宽千里目,散遣一身愁。诗韵松来往,经窗竹献酬。蒙头一衲外,万事看浮沤。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