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千岁松为石,岂意今逢林出屏。
苟非木根久自化,岂此石理能有灵。
世间万怪浩莫问,枉哉山海徒有经。
舒山虢水固险异,疑有神手藏幽冥。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寒林石》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千岁松变成石,
没想到今天见到林中的屏风。
如果不是木根扎得深,
怎么会有这块石头有灵性。
世间的奇怪事物无穷无尽,
可惜山海经书徒然存在。
舒山、虢水都是险峻之地,
或许有神秘之手藏匿在幽冥之间。
诗意解析:
《寒林石》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奇异自然现象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探索。诗人在诗中提到千岁松变成石和林中的屏风,表现了自然界中常见的变幻和奇特之处,引发了诗人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的疑问。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不解和对山海经书的怀疑,认为书中所记载的经验和知识并不能完全解释自然界的奥秘。最后,诗人提到舒山和虢水,将自然景观与神秘之间建立联系,暗示着可能存在超越人类认知的力量和存在。
赏析:
《寒林石》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类认知局限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疑问和对世俗知识的怀疑态度,凸显了人类对自然界奥秘的无知和对神秘力量的想象。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超越人类认知的神秘联系起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整首诗意蕴含深远,使人们对自然界的奇妙之处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