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唐室游兹郡,花下听歌醉眼迷。
今日汉江烟树静,更无人唱白铜鞮。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汉上偶书》是宋代宰相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汉上,我偶然写下这首诗,谪仙的唐朝皇室游历到了这个郡。在花下倾听歌声,陶醉其中,眼神迷茫。今天的汉江上,烟雾笼罩着树木,宁静无人,再也没有人唱着白铜鞮。
诗意:
《汉上偶书》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场景,诗人在汉上的郡中感叹唐朝皇室被谪仙后的游历。他坐在花下,倾听歌声,陶醉其中,眼神迷茫。然而,诗人所处的当下时代,汉江上空弥漫着烟雾,树木静谧,再也没有人唱着白铜鞮,表达了对过去荣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寇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寂静的环境和听歌醉眼迷的场景,传递了对唐朝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烟树静谧的汉江和无人唱白铜鞮的情景,象征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他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他对时代和历史的关注。它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融入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美感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思考。
春月如处女,皎皎暮云间。婵娟不自衒,欲见乃许难。春云变态,玉貌长端端。封九龙扫尘匣,略与幽人看。
有鱼可漉酒可沽,尔更未知山水娱。今晨系缆才须臾,异日回头看画图。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易水长虹白,将军首入秦。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
丹霄路上歇征轮,胜地偷闲一日身。不署前驱惊野鸟,唯将后乘载诗人。岩边候吏云遮却,竹下朝衣露滴新。更向碧山深处问,不妨犹有草茅臣。
日长院宇,针绣慵拈,况倚阑无绪。翡帷翠幄看尽展,忘却东风帘户。芳魂摇漾,渐听不分明莺语。逗红蕉叶底微凉,几点绿天疏雨。画屏遮遍遥山,知一缕巫云,吹堕何处。愁春未醒,定化作,凤子寻香留住。相思人并,料此际,惊回最苦。亟丁宁池上杨花,莫便枕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