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禁火惟汾晋,今遍天涯海角然。
一老家才有黔突,五侯第各起青烟。
绝谀墓笔方无愧,比乞墦人岂不贤。
独恨海棠吹打尽,枝头粉泪湿红绵。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寒食二首》是刘克庄创作的诗词,描写了寒食节的景象和人情。
中文译文:
古来禁火惟汾晋,
今遍天涯海角然。
一老家才有黔突,
五侯第各起青烟。
绝谀墓笔方无愧,
比乞墦人岂不贤。
独恨海棠吹打尽,
枝头粉泪湿红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的情景以及人们的思考和感叹。
首先,诗中提到了古代的禁火令,只有在汾晋地区才禁火。然而,如今这个禁火的规定已经普及到了天涯海角的每个地方。
接着,诗人用“一老家才有黔突,五侯第各起青烟”来形容人们在寒食节时的活动。黔突指的是一种用来熏烤食物的器具,五侯则指的是五种不同的酒。这里描绘了人们家家户户都在享受美食和烟火的情景。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名士的敬佩和思念。他说“绝谀墓笔方无愧,比乞墦人岂不贤”,意思是古代名士的墓志铭和墓碑上的文字都非常值得赞美,而且和现代的文人雅士相比并不逊色。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遗憾和伤感情绪。他独自思索时感叹道,“独恨海棠吹打尽,枝头粉泪湿红绵”。海棠是春天的花,这里用来象征美好和生命的短暂。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美好事物的消逝,心中带着一丝伤感。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绘人们的活动、对古代名士的敬佩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听水别,隔陇长东西。
车马东城咱,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星江彼此系行舟,我向南州君北州。彭泽初归元亮醉,沙场远使子卿愁。人生离合花间蝶,世事浮沉柳外鸥。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处倚高楼。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一從得玉旨,勒马幽燕起。河北与河南,一万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