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宫不易逢寒食,海角风霜剩作寒。
杏粥榆羹浑不见,蓬池春色梦中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寒食书事》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令宫不易逢寒食,
海角风霜剩作寒。
杏粥榆羹浑不见,
蓬池春色梦中看。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寒食节展开。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扫墓,并且禁止生火煮饭。诗中的"令宫"指的是皇宫,寒食节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进入皇宫,因此作者感叹寒食节的难得和珍贵。
诗中的"海角风霜剩作寒"表达了作者对于寒冷天气的描绘,寒食节通常是在春寒料峭的时候,海角的风霜更加刺骨,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寒冷的气息。
"杏粥榆羹浑不见"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寒食节食物的怀念。杏粥和榆羹是寒食节的传统食物,但在现实中,这些美食已经不再普遍存在,作者感叹这些美食的消失。
最后一句"蓬池春色梦中看"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美好景色的向往。蓬池是传说中的仙境,作者将春天的美景比喻为蓬池,但这美景只能在梦中才能看到,暗示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和美好回忆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向往。
朔风飕飕著古梅,寒枝冷落俟春回。可怜雪萼无人问,乞借阳和早放开。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今朝风物甚美,明日阴晴未知。夕阳无回照理,落花有上天时。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长铩非君敌,区区恃棘锄。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