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三日仕非轻,湖海归来一草亭。
誉袭芝兰方冉冉,节高松柏独青青。
仁风已播袁宠扇,素尚行须毛玠屏。
岂待期年归报政,人占此地有台星。
傅察(一○九○~一一二六),字公晦,孟州济源(今属河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同进士出身。歷青州司法参军,永年、淄川县丞。入爲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十月,借宗正少卿充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十一月至燕山府,二十一日至玉田县韩城镇,十二月七日金兵陷燕山时遇害,年三十七。謚忠肃。有《傅忠肃公文集》三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晁公休《故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赠徽猷阁待制傅公行状》,《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傅察诗,以清光绪傅以礼校刊《傅忠肃公文集》爲底本,校以傅增湘据明山阴祁氏澹生堂写本校补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忠肃集》(简称四库本)。
《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是宋代傅察所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南宫三日仕非轻,
湖海归来一草亭。
誉袭芝兰方冉冉,
节高松柏独青青。
仁风已播袁宠扇,
素尚行须毛玠屏。
岂待期年归报政,
人占此地有台星。
中文译文:
在南宫任职三天并非易事,
从湖海回来,只有一座草亭。
美誉如同芝兰一样绽放,
高洁如松柏那般独自青葱。
仁风已经传遍了袁宠扇,
素养将会广为传颂如毛玠屏。
岂需等到多年归来才能报答政务,
人们早已在此地建起了一颗星。
诗意:
这首诗是傅察写给鲍守次韵林德祖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赞美袁宠扇的品质,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和赞扬之情。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清雅高洁的美德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品质的对比描绘了友人的高尚品德和仁政的美好愿景。首先,诗人用南宫职位的短暂时间来暗示鲍守次在官场上的辛苦和不易。接着,诗人以湖海归来的场景和一座草亭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赞美。下文中,诗人以芝兰和松柏作为比喻,赞美了鲍守次的美誉和高洁品质。芝兰是古代四大名花之一,象征高尚品质,而松柏则是常青树木的代表,象征坚贞和高洁。诗人将袁宠扇与芝兰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的赞赏。后半部分的描写中,诗人以袁宠扇和毛玠屏作对比,表达了对袁宠扇仁政风格的称赞和对素养的期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袁宠扇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实现仁政的理想,成为人们景仰的台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袁宠扇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德和仁政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仁政的期盼和对清雅高洁品德的追求。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