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门久闭谢来车,
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
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
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
碧鲈斫鲙意何如。
中文译文:
长久以来,蓬门闭着,谢绝了来客,
害怕炎热,更加空荡的小阁。
青色的引水设施上留下了嫩苔,供鸟儿留下印记,
绿色的植物垂下残叶,带着虫子爬行形成文字。
寒泉从井中涌出,但功效已经不复存在,
白色的羽毛迎凉的计划已经疏忽了。
我忍耐着等待西风的吹拂,只盼望一阵凄凉的风声,
像斩断鱼鳞的绿鲈斩断鲙鱼一样,这样的心情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大暑时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恶和对清凉的向往之情。诗词通过描绘蓬门闭塞、小阁空虚、青引苔痕、绿垂残叶、寒泉功效的消失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不适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
首先,蓬门久闭谢来车,形容作者的住宅已经很久没有迎接客人,蓬门寂寞无人来往。这是因为作者害怕酷暑的原因,更多地待在小阁里,小阁也变得空虚无人。
其次,诗中描述了一些清凉的景象,如青色的引水设施上留下嫩苔,记录了鸟儿的痕迹;绿色植物垂下残叶,上面爬满了虫子留下的痕迹。这些景象中透露出一丝清凉之意,与作者对炎热的畏惧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一些无奈之情。寒泉虽然仍然从井中涌出,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效,无法给人带来清凉。白羽邀凉的计划也已经疏忽了,无法满足作者对凉爽环境的渴望。
最后,作者表示忍耐地等待西风的吹拂,期盼一阵凄凉的风声,就像斩断鱼鳞的绿鲈斩断鲙鱼一样,期望能够带来清凉的感觉。这种心情既有对自然清凉的向往,也有对人事物的不满和期望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清凉意象为中心,通过描绘对比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炎热的厌恶和对清凉环境的渴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对蓬门、小阁、青引、绿垂、寒泉等元素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夏日酷热的反感和对清凉的憧憬之情。诗中的寒泉和白羽邀凉则象征了一种期望和希望,但最终都有一定的失望和无奈。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夏季的感受,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清凉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期望的寄托。
蜿蜒寒碧卷深清,一洒甘霖泽万生。此际莫惊蟠蛰好,近冬时节不妨晴。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归念常如危柱弦,春来梦绕白云边。不知新雪添头上,但见繁星满目前。即事有诗聊记节,救时无策但祈年。二公语妙堪传远,严杜何因可共编。
骨相玲珑透八窗,花头倒挂紫荷香。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不凉。
紫袍乌帽马蹄轻,晓浥秋山桂露清。慷慨剧谈当世事,艰难方见故人情。杏园旧宴魁麟笔,莲幕重开佐凤城。青琐玉堂殊有待,江淮何日可休兵。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谓宜只召见,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