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仙乡,仙乡不离房。
眼前无冗长,心下有清凉。
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
若能安得分,都胜别思量。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何处是仙乡》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处是仙乡,
仙乡不离房。
眼前无冗长,
心下有清凉。
静处乾坤大,
闲中日月长。
若能安得分,
都胜别思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邵雍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仙乡”是指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那是一个超凡脱俗、美丽神奇的所在。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寻找仙境的渴望和对纷繁尘世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的开篇以一个问句引起读者的思考:“何处是仙乡”,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追寻。接着,作者以“仙乡不离房”来表明仙境并不遥不可及,它存在于人们的心灵中,不一定需要离开尘世才能找到。
接下来的两句“眼前无冗长,心下有清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渴望寻求一种宁静、纯净的境地。诗的后半部分则用“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表达了作者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宇宙的广阔和时间的无限延伸。最后两句“若能安得分,都胜别思量”则表明作者希望能够在纷繁世事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超越尘世的琐碎和烦忧。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精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它揭示了人类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哲学思想。
东风入雕槛,百卉无不花。一经造化手,各若矜春华。主人最好事,护养从萌芽。浇灌与封植,恩光无等差。其间一本尤所喜,欲售千金贵无比。君不见洛阳好事丞相家,曾剪姚黄贡天子。
江南十兄弟,长被时一共。梦时各自境,独与君同梦。
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