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登会稽山》

稽山碧湖上,势入东溟尽。
烟景昼清明,九峰争隐嶙。
望中厌朱绂,俗内探玄牝。
野老听鸣驺,山童拥行轸。
仙花寒未落,古蔓柔堪引。
竹涧入山多,松崖向天近。
云从海天去,日就江村陨。
能赋丘尝闻,和歌参不敏。
冥搜信冲漠,多士期标准。
愿奉濯缨心,长谣反招隐。

作者介绍

孙逖,河南人。开元中,三擅甲科。擢左拾遗,表举幕职,入为集贤院修撰,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典诏诰,判刑部侍郎。终太子詹事,谥曰文。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孙逖,河南人,开元中,三擅甲科,擢左拾遗,表举幕职,入为集贤院修撰,改考功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典诏诰,判刑部侍郎,终太子詹事,謚曰文,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和登会稽山》是唐代孙逖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会稽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阐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雅高远的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会稽山碧湖上,势如东海尽头。烟景昼时明,九峰争相峻拔。俯瞰中望远处,红红的丝带我已厌烦,回到尘世中,探寻玄妙之事。野老们聆听着鸣驺的声音,山童们凝聚在一起行进。仙花依然鲜艳众人未见,古蔓柔软而易引。竹涧纵横穿越山间,松树崖壁近天空。云从海天向远方飘散,太阳西落江村笼罩。善于创作的丘也曾听闻过,诗歌和歌曲使我又不测地变得迟钝。在黑暗中辛勤搜寻,有许多志士期待真正的标准。我愿意效仿达官贵人,但却渴望回归隐逸的生活。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通过描绘会稽山的自然风景和山中神秘的氛围,以及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烦恼和对清雅高远的向往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更多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他对红尘中的名利不再抱有兴趣,对仙境之美和古老智慧的追求却越发浓厚。最后,他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疲倦,希望能回归隐逸的生活方式。

赏析:
孙逖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会稽山的景色,将其与东海相媲美。他用形容词来增强山的雄奇和美丽,如“碧湖”、“东溟”、“烟景清明”等,让读者感受到山的壮丽和神秘。通过对野老和山童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与尘世隔绝的氛围,加深了诗词的禅意和哲思。诗中还融入了对古代和仙境的向往,暗示了作者对于纷繁世事的厌倦和对清雅高远的追求。最后两句“长谣反招隐”,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向上的追求。整首诗字句间流淌着淡淡的悲凉,颇具禅意和韵味,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总体而言,《和登会稽山》以山水清丽之景写出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清境的追求,透露出淡泊名利、追求真善美的人生态度。

  • 《杂兴三首》

    秦皇按长剑,杀人如刈草。何独李斯辈,竟以丞相老。汉元服儒衣,收谏如蓄宝。何独萧望之,诛鉏恨不早。沧海飞天波,枯泽淤行潦。刘累婴其喉,蛟龙不为暴。鲁士固多贤,亲师仲尼道。至於出处间,惟有颜生到。

  • 《晓别故人》

    别日不易数,相逢多故情。为吾留一宿,同子话三生。月印秋灯白,霜添夜气清。晨钟缘底事,还又动离声。

  • 《途中西望》

    行行何处散离愁,长路无因暂上楼。唯到高原即西望,马知人意亦回头。

  • 《送张兢无悔秘校赴调》

    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端笏拜上官,十年走阶墀。人皆为嗟惋,君独安且怡。又执考书去,当衡谁与知。

  • 《次韵陪驾观灯》

    绣筤含风下玉除,宫商挟奏斐然殊。福祥周室流为火,恩泽尧樽散在衢。伏枕但能知广乐,挥毫何以报明珠。愿留巾箧归田日,追咏公欢每自娱。

  •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