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东海韵》

炎空欲暮赤云横,何日秋风可抗衡。
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
山开旷野天全见,人倚平栏夜自明。
衙鼓三通归路近,歌眠犹念竹阴清。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东海韵》是陈宓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炎空欲暮赤云横,
炎热的天空渐渐暮色降临,晚霞如火燃烧。

何日秋风可抗衡。
何时才能拥有秋风的清凉,以抵挡炎夏的炽热。

尽卷疏帘通水气,
轻轻卷起稀疏的窗帘,让清风流通室内。

静听密罟得鱼声。
静静倾听着渔网捕获鱼儿的声音。

山开旷野天全见,
山峦分开,广阔的原野展现在眼前,天空无边。

人倚平栏夜自明。
人们倚着平栏,夜晚自然明亮。

衙鼓三通归路近,
官衙的鼓声敲响三通,表示回家的时间已经临近。

歌眠犹念竹阴清。
歌声催人入眠,却仍然怀念竹林里清凉的阴凉。

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夏日酷热的感受和对秋凉的期盼。炎热的天空和晚霞的描绘,突出了夏天的酷热。作者对秋风的向往表现了对凉爽舒适的渴望。通过描写疏帘、水气、鱼声等细节,诗词展现了室内的清凉和宁静。山峦和广阔的原野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们倚栏夜晚自明的场景相互呼应。最后,鼓声和歌声的描写衬托了归途的喜悦和对竹阴清凉的怀念,使整首诗词更加丰富和生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凉爽、宁静和归途的渴望,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舒适的感受。

  • 《辋川集·临湖亭》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 《闲中口占数绝·浓绿中见芍药一朵》

    杏桃结子已成翁,稚绿中间着耄红。阶药元来如许寿,麦秋天气露春工。

  • 《次韵刘君鼎见赠二首》

    厌闻世态已如聋,旧雨人来久绝踪。自笑云萍无定止,不图针芥有奇逢。侯门列鼎三牲奉,田舍巾车一鹿容。试问吟怀欲何向,定应羞傍马医钟。

  • 《咏晴》

    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 《哭李雪林》

    昔者闻卢殷,颇为世所推。读书过万卷,尽以资於诗。复闻孟东野,气清而色夷。平生嗜章句,有甚於渴饥。二士学无子,所学竟不施。昌黎为买棺,又作铭墓辞。相去五百年,雪林酷似之。春谷古人徒,生死相维持。亦为立佳城,著文树穹碑。林兮信不忘,千载修名垂。

  • 《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