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短生来不善缘,那堪年已迫申辕。
聃书字字家人语,不似蒙庄好寓言。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东涧丁卯上元日见寄三绝句》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臂短生来不善缘,
那堪年已迫申辕。
聃书字字家人语,
不似蒙庄好寓言。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感慨。作者用自身短臂的特点来比喻自己生来的不幸运,并抱怨时间的流逝使得他的年龄已经迫近了不可挽回的境地。他提到了一个人名叫聃的人,他写的书中的文字对家人来说是理解的,但却不像蒙庄那样富有寓言的意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嘲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臂短生来不善缘"用短臂来象征作者不幸的出生和不顺利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无奈与遗憾。"那堪年已迫申辕"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焦虑和对年龄增长的担忧,申辕是古代传说中指代岁月的神,意味着时间的逝去是不可挽回的。"聃书字字家人语,不似蒙庄好寓言"则引用了一个人名叫聃的人的著作,说明聃的著作只能被家人理解,而不像蒙庄那样能够广为人知并富有寓言的意味。整首诗以自嘲的语调写出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悲观态度,同时也带有对时光流逝的焦虑和对社会的不满之情。
总体而言,刘克庄在这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个人的苦闷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时间流逝和社会现实的担忧与不满。这首诗的诗意深沉,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玉塞去金人,二万四千里。风吹沙作云,一时渡辽水。天白水如练,甲丝双串断。行行莫苦辛,城月犹残半。晓气朔烟上,趢趗胡马蹄。行人听水别,隔陇长东西。
车马东城咱,芬芳数里尘。风光不相待,愁杀未游人。
星江彼此系行舟,我向南州君北州。彭泽初归元亮醉,沙场远使子卿愁。人生离合花间蝶,世事浮沉柳外鸥。明日沾襟各分手,相思何处倚高楼。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仙人昔炼丹,嶙嶒一卷石。俯视直千寻,凌空高百尺。两水落沧洲,滔滔渺无极。拂石坐片时,万籁俱寥寂。但听松风声,耳边生淅淅。长啸白云飞,山雨催诗亟。诗成寄阿谁,赏识惟贞白。
一從得玉旨,勒马幽燕起。河北与河南,一万五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