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时高下,功名势去来。
谁人堪语此,吾道竟怀哉。
携幼安容膝,巡檐笑索梅。
巷门通后圃,今数为君开。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段君仲衡同令嗣天晴少出之作》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触动,同时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怀疑。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文字时高下,
功名势去来。
谁人堪语此,
吾道竟怀哉。
携幼安容膝,
巡檐笑索梅。
巷门通后圃,
今数为君开。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字的价值和功名权势的变幻莫测的感慨。他在思考谁能够理解他对这种变化的言辞,同时也怀疑自己的生活道路。诗中也展示了作者携带年幼的子女,安坐在室内,巡视庭园,微笑着寻找梅花的情景。最后,他提到自己的家门通向后院的果园,现在为段君仲衡敞开着。
赏析:
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的词句和婉约的意境,呈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的开头,"文字时高下,功名势去来",表达了文字与功名的变幻不定,以及世事的无常。这种变化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变化的思考和怀疑,"谁人堪语此,吾道竟怀哉"。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追求的怀疑,以及对于他人是否能够理解他的感叹。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作者和他的年幼子女共度时光的情景,"携幼安容膝,巡檐笑索梅"。这里展示了作者家庭的温馨和幸福,以及对于家庭生活的珍惜。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的家门通向后院的果园,为段君仲衡敞开。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渴望与朋友分享家庭之乐,也可以视为一种象征,表示作者对于段君仲衡的友情和欢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文字、功名、家庭和友情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慨。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作者思考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珍惜家庭的温暖和友情的珍贵。这种情感表达了人们对于功名利禄以及家庭友谊的思考与追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