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

八水三种路眇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目{左目右蚩}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
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八水三种路眇茫,
翠微深处白云乡。
目{左目右蚩}懒拭如松液,
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
形骸难入少年场。
缘苔蹑蔓知多少,
千里归来屐齿苍。

中文译文:
八水三种路眇茫,
翠微深处白云乡。
目眼懒得擦拭,像松树上的树脂一样,
领口和头发频繁地抓,像栗子的壳一样。
山林和山谷中没有嫌弃无用之物,
身体难以适应年轻人的场所。
沿着苔藓和蔓藤行走,知道多少艰辛,
千里归来,屐齿已经苍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司马光在西游行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八水指的是八条河流,三种路则代表了多样的道路选择,眇茫则形容这些路途的模糊和不确定性。翠微深处白云乡则描绘了山林深处的宁静和美丽景色。

诗中的目眼懒得擦拭,领口和头发频繁地抓,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疲惫和不舒适。形骸难入少年场则表明作者已经年老,不再适应年轻人的环境。

诗中的林壑不嫌无用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一切事物的包容态度。缘苔蹑蔓知多少则表明作者在行走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艰辛。千里归来,屐齿已经苍老则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所受的岁月沉淀和磨砺。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旅途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对岁月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题张静居画》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 《峡中即事》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 《菩萨蛮》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 《演雅十章》

    櫩蛛巧经纲,林鸠拙营巢。孰知拙反胜,纲坏巢独牢。

  • 《寄诗》

    去时盟约与心违,秋日离家春不归。应是维扬风景好,恣情欢笑到芳菲。

  • 《次韵黄文叔正言送日铸茶》

    古人养老食而酳,后人既饱须啜茗。唐称阳羡顾渚茶,惠建之名犹未省。小团花{左革右夸}矞云龙,竞巧争妍动天听。要之造化生万物,甘苦酸盐适其性。古来水品多异同,茶品知谁真得正。芽新火活善调汤,种类虽殊俱隽永。坡翁立论亦颇当,一眨一褒何太猛。北苑固为天下最,未必余茶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