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边闻鹤思高举,松下观禽觉倦飞。
幸有故书千帙在,呼儿共读嗣前徽。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竹边听到鹤鸣,我不禁想到它高举着翅膀;
在松树下观察飞鸟,我觉得它们有些疲倦。
我很幸运,有着许多旧书,成千上万册;
我呼唤儿子,一起读着前代的徽章。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小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竹边闻鹤、松下观禽,表明作者在静谧的小园中,倾听鹤鸣、观察飞鸟,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律动。而“故书千帙在”,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敬仰和沉浸其中的心情。通过呼儿共读嗣前徽,作者希望能将这份热爱和珍视传承给下一代。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感悟和情感。竹、鹤、松、禽,都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高洁、自由和忠诚等美好品质。通过与自然对话,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向往。而“故书千帙在”一句,则彰显了作者对古籍的喜爱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怀念和传承的愿望。呼儿共读嗣前徽,寄托了作者对后代子孙学习传统文化的期许和希望。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家庭和传承的关怀,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引发人们对自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