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良工事笔锋,宣毫自昔最称雄。
因思南国巾箱学,愿入兰台掌握中。
委质幸归彫玉匣,操词曾侍兔园公。
一篇丽藻真闲暇,共仰才多道不穷。
徐铉(九一七~九九二),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早岁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又与弟锴并称“二徐”。仕南唐,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宋,爲太子率更令。太宗太平兴国初,直学士院。八年(九八三),出爲右散骑常侍,迁左常侍。淳化二年(九九一),以庐州女僧道安诬陷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三年,卒于邠州,年七十六。着有文集三十卷,又有《稽神录》(一说出于门客蒯亮之手)、《质疑论》等。《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徐铉诗今存七卷,见于三十卷本《徐公文集》(一名《骑省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二一、卷二二。今以《四部丛刊》影印清黄丕烈校宋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四库本)、《四部备要》排印宋明州本(《骑省集》三十卷,简称备要本)、徐乃昌影宋重刊本(《徐公文集》三十卷,简称徐本),参校《全唐诗》(中华书局排印本)、《玉壶清话》(中华书局排印本)所收诗。并从《东轩笔录》(中华书局排印本)等录得集外诗,编附卷末。
《和复州李太保酬笔》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艺术创作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艺术成就的赞叹。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处处良工事笔锋,
宣毫自昔最称雄。
因思南国巾箱学,
愿入兰台掌握中。
委质幸归彫玉匣,
操词曾侍兔园公。
一篇丽藻真闲暇,
共仰才多道不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和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豪。诗人认为自己的笔锋造诣出色,曾经在宣纸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因受南国风物的启发,希望能够进入兰台,掌握其中的艺术精髓。作者将自己的才华委托于珍贵的玉匣中,以表达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他还提到曾经侍奉过才华横溢的兔园公,展示了自己与文学名家的交往。最后,诗人将自己创作的一篇篇优美的作品视作闲暇时的真正享受,他赞叹才华的多样性,认为它是无穷无尽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作艺术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人自豪地宣称自己的笔锋在过去一直是最为出众的,这显示了他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同时,他受到南国的巾箱学启发,渴望能够进入兰台,掌握更高深的艺术技巧和境界。诗人将自己的才华委托于玉匣之中,表现出对作品的珍视和保护。他还提到曾经与才华横溢的兔园公有过交往,展示了自己与文学名家的联系。最后,诗人赞叹才华的多样性和无穷无尽,将创作视为闲暇时最真正的享受。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表达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才华的肯定,展现了唐代文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萧条良夜永,秋草对衰颜。露下鸟初定,月明人自闲。独悲无旧业,共喜出时艰。为问功成后,同游何处山。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