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顼握元气,尧舜法令疏。
三王备文物,古意渐欲无。
周平一东辙,列国异车书。
祖龙失云雨,大汉天为谟。
后更十数姓,年历几千余。
沧海屡清浅,兴亡如合符。
生平笑书簏,远览资良图。
滑净一棐几,万代忽森如。
佳处仍三复,此意良不虚。
岂无太乙来,青藜夜相呼。
挈我游太初,天地和蜗庐。
以思不如学,圣言岂欺予。
冯时行(?~一一六三),字当可,号缙云,壁山(今四川璧山)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江原县丞,知眉州丹稜县。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以政优召对,因反对和议,出知万州。十一年,又因不附秦桧免官,遂居缙云山中,授徒讲学。桧死,二十七年起知蓬州,二十九年,知黎州,三十一年,知彭州(《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二○、一四二、一七六、一八二、一九二)。擢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孝宗隆兴元年,卒于官。有《缙云集》四十三卷(《宋史·艺文志》),已散佚,明嘉靖中李玺刊爲《缙云先生文集》四卷,卷一至三爲诗。事见《缙云先生文集》附录宋蹇驹《古城冯侯庙碑》,《宋史翼》卷一○有传。 冯时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缙云文集》爲底本,校以清赵氏小山堂抄本(简称小山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另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卷四。
《和何子应夜读书》是宋代冯时行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古典的形式,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学习的推崇。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轩辕帝握有天地之元气,尧舜之治国法令宽松。三代君王留下了丰富的文物,但古老的精神渐渐消失。周朝平定东方,各国的车书却各不相同。祖龙失去了云雨的力量,大汉王朝天命之谟已经无从寻觅。后来出现了十几个姓氏,历经几千年的演变。沧海虽然多次清浅,兴亡变迁却如同预定的符号。我一生笑看着书籍的堆积,远远眺望着优秀的图像。时间荏苒,几棊局面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万世的光辉却突然浓郁起来。美好之处不断重复,这种意义绝对不是虚幻的。难道没有太乙神仙前来,邀请我一同游历太初之时的天地,与蜗牛一起和谐相处。相比于空想思考,学习更加具有价值,圣人的教诲岂会欺骗我。
这首诗以古代神话和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学习的重视。诗人通过对古代帝王、文化遗产和历史兴衰的描绘,表达了对古老文化衰落的遗憾之情。诗人提出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超越个人的思考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他批判了空洞的幻想,强调实践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对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实践。整首诗以意境深远、意味深长的方式,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学习的推崇,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学识与情怀。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对古老文化的敬仰和对学习的追求。诗人运用了寓言和象征手法,使诗词充满了哲理和思索。整首诗的节奏流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学习的推崇,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种成桃李恰新阴,忽忆家山丛桂林。客路莫嫌归计拙,春江争似骇机深。一封朝奏钧天梦,万里江行魏阙心。後日还朝饱风露,黑头应有雪丝侵。
叠石初成得赐环,未应苔藓上苍颜。据鞍华岳旌旄里,回首淮山梦想间。烽火日传西塞静,丘陵应伴壮心闲。终南太白皆公有,肯向庭中更作山。
北征谈笑缚姚公,静扫诸陵见洛嵩。不用登高笑夷甫,正缘此辈使君雄。
暮秋木叶已微丹,小雨萧萧又作寒。目送断云归谷口,身随新雁寄江干。浊醪易负寻常债,退士难叨本分官。谢尽浮名更无事,灯前儿女话团栾。
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
形睡神非睡,心閒身亦閒。是非都不管,高卧华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