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橐相从两掖西,清尘自不间污泥。
恩颁玉醴同沾醉,坐簇宫花任折携。
幸接剧曹联四选,曾观大笔赋三题。
因吟将相门生咏,牛白声名便欲齐。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和胡完夫侍郎再次前韵见寄》
朝代:宋代
作者:苏颂
荷橐相从两掖西,
清尘自不间污泥。
恩颁玉醴同沾醉,
坐簇宫花任折携。
幸接剧曹联四选,
曾观大笔赋三题。
因吟将相门生咏,
牛白声名便欲齐。
【中文译文】
手持荷包相伴西行,
清风拂面不沾尘埃。
恩赐玉液共同醉,
坐在宫廷花园中随意采摘。
幸运地参与剧曹的四次选拔,
曾见过壮丽的大笔墨宴三次。
因此吟咏将相的门生之诗,
牛白的声名便要与之齐名。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苏颂写给胡完夫侍郎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胡完夫的赞扬和钦佩。诗中通过描述胡完夫的才华和功绩,展现了他在宫廷中的显赫地位和声望。诗人感慨于胡完夫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和赏识,赋予他高官厚禄,使他的名声与苏颂的声名齐名。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自己的自豪感,因为他与胡完夫有着师生之谊,曾经一起分享诗词的乐趣和创作的成果。
在诗意上,苏颂通过描绘胡完夫的官职、荣誉和才华,呈现了宋代宫廷的繁华和文化的繁荣。荷橐相从、清尘自不间污泥,表达了胡完夫身份高贵,不受尘世之累的意象。恩赐玉液同沾醉、坐簇宫花任折携,表达了胡完夫在宫廷中的享受和自由,以及他在文人雅士中的崇拜和追随者。
整首诗以胡完夫为中心展开,通过描绘他的才华和地位,间接突显了苏颂自己的文学造诣和影响力。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胡完夫的友情和敬爱,以及对他取得的成就的赞美和祝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廷中的佳话,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和才情,既有对胡完夫的赞美,也凸显了苏颂自己的地位和声望。通过诗人的目光和感悟,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追求,以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师生情谊。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相看休向晚,怕有峡猿吟。
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客行忽到湘东驿。明朝真是潇湘客。晴碧万重云。几时逢故人。江南如塞北。别后书难得。先自雁来稀。那堪春半时。
櫩蛛巧经纲,林鸠拙营巢。孰知拙反胜,纲坏巢独牢。
去时盟约与心违,秋日离家春不归。应是维扬风景好,恣情欢笑到芳菲。
古人养老食而酳,后人既饱须啜茗。唐称阳羡顾渚茶,惠建之名犹未省。小团花{左革右夸}矞云龙,竞巧争妍动天听。要之造化生万物,甘苦酸盐适其性。古来水品多异同,茶品知谁真得正。芽新火活善调汤,种类虽殊俱隽永。坡翁立论亦颇当,一眨一褒何太猛。北苑固为天下最,未必余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