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
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和黄预感怀》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壁立无堪佐子贫,漫修简牒效殷懃。
壁:指壁间书架;堪佐:适当辅助;子贫:子女贫困。诗人在贫困之中,无法得到适当的辅助,感到无奈和苦闷。他只能努力修炼自己,效仿古人的读书写字的精神。
起临明镜看生意,卧向晴檐共白云。
起:指起床;临:对着;明镜:明亮的镜子;生意:指自己的才华和志向。诗人起床后,面对明亮的镜子,审视自己的才华和追求的志向。卧在晴朗的檐下,与白云为伴。这表示诗人在清晨时刻自我反省,与天地相通,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启示。
逸气不应供潦倒,刻谈脱或致纷纭。
逸气:指诗人的才情和志向;潦倒:困苦贫穷;刻谈:刻意追求名利。诗人认为自己的才情和志向不能被困苦所束缚,不能刻意追求名利,以免导致纷乱和混乱。
但令苏晋禅妨醉,不患何山病故荤。
令:使;苏晋:指苏轼和晋陶渊明;禅妨醉:沉迷于饮酒。诗人希望自己不会像苏轼和陶渊明一样,沉迷于饮酒而妨碍了修身养性。他无所求,不担心外界的病态和荒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的困境和自我反省的态度。诗人通过修炼自己的才情和志向,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启示。他不追求名利,也不为外界的荒唐所困扰,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整首诗意味深长,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垂柳绿阴中。粉絮濛濛。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一尊风月为公留。
物贵皆由楮币轻,近闻五岭亦通行。旧时白苇黄茅里,有犬鸡声布有声。
力荐资深入柏台,独延吉甫客翘材。如何岁晚钟山寺,只见黄州副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