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砾藏春未放来,荒庭终日守陈荄。
遥怜草色裙腰绿,湖寺西南一径开。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和惠思岁二日二绝》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沙砾藏春未放来,
荒庭终日守陈荄。
遥怜草色裙腰绿,
湖寺西南一径开。
中文译文:
沙砾掩埋了春天尚未展现,
荒庭中我整日守望着凋零的景象。
我远远怜悯那绿裙腰的青草,
湖寺位于西南,一条小径展现开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表达了对荒芜凄凉景象的思考和感叹。
首先,诗中描述了沙砾藏春未放来,意味着春天尚未到来,沉寂的景象仍然存在。荒庭终日守陈荄,指的是诗人整日守望着凋零的景象,荒庭代表了一片废弃和荒芜的院子,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
接着,诗人以遥远的视角怜悯着那绿裙腰的青草。这里的青草代表着生机和希望,而绿裙腰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诗人以一种遥远的眼光,对这片绿色的生命表达了深深的关切和怜悯之情。
最后两句“湖寺西南一径开”,通过描绘湖寺的西南小径开阔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希望和新生的到来。这一景象与前文的凋零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凋零和新生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通过具象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了一种意境明快、富有生机的诗意,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寻常被酒时,归到急投枕。为爱次山文,今夜醉忘寝。伟哉浯溪碑,千载气凛凛。舂陵贼退篇,少陵犹敛衽。文章自一家,其意则古甚。大羹遗五味,纯素薄文锦。聱牙不同俗,斯人异所禀。君君望尧舜,人人欲仓廪。古道不可行,时对窳樽饮。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礼备告具,心俨容庄。工歌屡奏,声和间章。崇坛陟降,济济跄跄。灵光共仰,嘉荐芬芳。
闭户十日雨,陆居如坐舫。吾身固已困,未省子疾状。昨朝拜床前,不敏只自怆。萧然维摩几,高谢桓荣帐。是身本何有,更虑不已恙。全人豆肩肩,大瘿谁甕盎。掷杯蛇自去,静耳蚁为谅。乃知阅肘后,未免信纸上。大哉横气机,寄此语清壮。我虽问疾晚,可以无怅怏。
相看又见岁华新,依旧杨朱拭泪巾。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嵩山不改千年色,洛邑长生一路尘。今日与君同避世,却怜无事是家贫。
流水颓阳不暂停,东流西落两无情。不是世间人自老,古来华发此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