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身老大江南,已约孤云共一庵。
有道故人今隔海,不应龙卧在深潭。
编茅固作痴儿计,闭户全胜俗客谈。
剩种木奴千百本,不忧土锉冷松龛。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吉祥孜老二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宝昙。诗人以自我回忆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和吉祥孜老二诗》中文译文:
白头身老大江南,
已约孤云共一庵。
有道故人今隔海,
不应龙卧在深潭。
编茅固作痴儿计,
闭户全胜俗客谈。
剩种木奴千百本,
不忧土锉冷松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身在江南,怀念和思念一位名叫吉祥孜的朋友,他们曾经约定在一个僻静的山庵共同修行。然而,如今他们相隔千里,被大海所分隔。诗人不禁想象吉祥孜是否仍在深潭中修行,以龙的形象躺卧其中。
诗中提到诗人自己编织茅草,创造了一个愚昧无知的形象,与世隔绝,与尘世的繁华相比,闭门修行更胜于世俗客人的闲谈。诗人似乎并不在意自己的孤独与贫困,他心中只有修行的木奴(指庵内的木雕佛像),并不担心佛像所在的冰冷石龛缺乏土壤滋养。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将修行视为一种高尚的境界,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物质的追求。诗人虽已年迈,但对友情和修行的思念依然深切。通过对友人的回忆和对自己禅修生活的表达,诗人传达出对内心宁静与超越的渴望,表现了禅宗文化中的寂静与超越的思想。
拥书终日汗如浆,试上崔嵬觅晚凉。忽喜孤烟支拄杖,偶逢平石寘绳床。十年世事头须白,六月江城草树苍。莫尽山颠且山半,待携诗友共清觞。
又见花阴如水,两心犹未平。正坐久、主客成三,空无语、影落秋枰。千年人间事业,垂成处、一著容易倾。便解围、小住何妨,机锋在,瞬息天又明。甚似汉吴对营。纷纷不了,孤光照彻连城。又似残星,向零落,有馀情。姮娥笑人迟暮,念才力、底须争。从亏又成。何人正听隔壁声。
孰云意在钁头边,一击圆通彻大千。大笑低头归去后,饥餐且莫与人伟。
酒边风月是诗情,平淡精神最老成。每爱晋人标韵别,发挥天趣更渊明。
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
不肯埽一室,顾欲天下清。少日又不羁,颇复乡党轻。长年始羞悔,耳目尚聪明。何须更市药,小女故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