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丹楹刻桷为,重重自有翠阴垂。
后人继取天真意,种莳增华非所宜。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和君实端明花庵二首》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用丹楹刻桷为,
重重自有翠阴垂。
后人继取天真意,
种莳增华非所宜。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为端明花庵的庙宇。诗人邵雍表达了他对这个庵堂的理解和思考。他认为,庙宇不需要豪华的丹楹和雕刻的柱子作为装饰,因为本身自然的美景已经足够了。庵堂的周围环绕着翠绿的树荫,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景色。后来的人们继承了这种自然的美感,继续修建和装饰庙宇,但邵雍认为这种增加华丽的做法并不适宜。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庙宇的景观,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们过度修饰的反思。诗中的"丹楹"和"桷"是指庙宇的柱子和梁架,"翠阴"则指绿树荫蔽。邵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为装饰的对比,表达了自然之美的超越性和深远意义。
诗人认为,庙宇本身就拥有自然的美丽,不需要过度雕琢和修饰。他用"重重自有翠阴垂"一句表达了树木茂盛的景象,形容了庙宇周围的美丽景色。这种自然之美,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装饰,更是一种内在的美感和境界。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忠告和警示。他认为,后来的人们继承了自然之美的意境,但是在修建庙宇时过于追求华丽,种种增加华丽的做法并不合适。这是对那些过度追求外在辉煌而忽视内在本质的人们的反思和批评。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人为装饰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之美,不要过度追求华丽和表面的辉煌,而是要注重内在的平和与深邃。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中较为流行,与邵雍作为哲学家兼文人的身份相符合,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思想观。
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一念媿屋漏,一言诳孩童,老无朋友规,日夜勤自攻。
灵照羁魂章水西,冷风残雪古招提。老怀已作空花看,更把楞严晓病妻。
花担移来锦绣丛,小窗瓶水浸春风。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小小竹窗醒倦鹤,疎疎荷屋冷栖鸥。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