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

宿雪虽盈尺,不救春夏旱。
吁嗟遍野天不闻,歌舞通宵龙一战。
旋开云雾布旌旗,复遣雷霆助舒卷。
雨声一夜洗尘埃,流入沟河朝不见。
但见青青黍与禾,老农起舞行人歌。
污邪满车尚可许,供输到骨期无它。
水行天地有常数,岁岁出入均无颇。
半年分已厌枯槁,及秋更恐忧滂沱。
谁能且共蛟龙语,时布甘泽无庸多。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和李邦直学士沂山祈雨有应》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宿雪虽盈尺,不救春夏旱。
尽管寒冬的积雪已经达到一尺高,却无法解救春夏的旱情。

吁嗟遍野天不闻,歌舞通宵龙一战。
悲叹声在田野间响彻,却无人能够听到,人们唱歌跳舞通宵达旦,以期龙能战胜旱情。

旋开云雾布旌旗,复遣雷霆助舒卷。
希望能够驱散遮蔽天空的云雾,展开旌旗,引来雷霆助力解除旱情。

雨声一夜洗尘埃,流入沟河朝不见。
雨声一夜间洗涤尘埃,水流入沟河,早晨已不再见旱情。

但见青青黍与禾,老农起舞行人歌。
只见翠绿的谷黍和禾苗,老农们欢欣起舞,行人们高歌。

污邪满车尚可许,供输到骨期无它。
即使运输中有一些脏污,也能够原谅,只要能供应到饥饿的人们,即使不足以满足需求也无妨。

水行天地有常数,岁岁出入均无颇。
水是自然界中永恒的存在,年复一年地流动,没有偏差。

半年分已厌枯槁,及秋更恐忧滂沱。
已经度过了半年的干旱,对于干枯的景象已经感到厌倦,到了秋天更担心大雨滂沱。

谁能且共蛟龙语,时布甘泽无庸多。
能与蛟龙对话的人,将时时刻刻为大地布置雨水,不再需要过多的祈求。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干旱的忧虑以及对雨水的期盼。他描绘了旱情的严重程度,表达了人们为解除旱情所做的祈祷和努力。诗中展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希望能够得到大雨的滋润,解除旱情的困扰。通过自然元素的描绘和人们的行动,表达了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气势恢弘,表达了对人们生活的关切和希望。

  • 《东禅寺》

    松杉满院风,瓜豆一篱绿。不闻车马过,时得高人宿。日暮还独归,怅望城东曲。

  • 《客夜(《诗删》作郑起)》

    西风萧萧木叶稀,秋深作客何时归。城头月出照击柝,江上露白催捣衣。雁鸿附书远莫致,鸟鹊绕树还惊飞。三更不眠欲起舞,跃马卧龙谁是非。

  • 《杂诗七首》

    古屋清寒雪未消,小窗晴日展芭蕉。酸甘荔子尝春酒,更碾新芽荐菊苗。

  • 《港口》

    野寺云山迥,人家烟火稀。水腥渔市近,帆落晚风微。拂树昏鸦去,迎船白鸟飞。吾生乐江海,犹恐与心违。

  • 《水龙吟》

    无情风掠芭蕉响,还是重门已闭。银缸独对,相思方切,教人怎睡。解叹从前事,解叹了、依前鳖气。想他家那里,知人憔悴,相应是、睡也未。且恁和衣强寝,奈无寐、依前重起。起来思想,当初与你,忒煞容易。及至而今也,半头天眼,不存不济。最消魂苦是,黄昏前后,冷清清地。

  • 《冬日》

    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旧交乖隔音尘断,安得歌呼共一卮,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