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是宋代王珪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写道:“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这句诗意呼应了忙碌的尘世生活和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诗人感叹纷繁烦忧的社会,渴望像僧侣一样能够偶尔得到片刻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表达了诗人追求清凉避暑之地的心愿,希望能够抛开尘世的纷扰,与世隔绝,像在经书梦境中一样超脱尘世的烦恼。
继而诗中写道:“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禅房中一整天都在扫除尘埃,渴望能够一见仙岭的冰清玉洁之颜。这里的仙岭和冰颜象征着美好祥和的境地,诗人希望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最后两句:“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具有消暑之术的了解和赞赏,希望朋友能够通过修炼自身,像琼瑶一样从山中出来,以达到消除烦恼的目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对清凉避暑和心灵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修身养性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富有意境的描写,以及含蓄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给人以静谧、超脱的感受。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于人们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南国松楸旧,东湖水石凉。
人物今能几,公才谁不如。时情容见嫉,天意亦成虚。千载格心学,平生流涕书。一言终不吐,寒日闭幽墟。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万仞崖头自放身,始知花发不干春。更从个裹寻枝叶,笑倒当年树下人。
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茅寮竹寺互掩映,疏舂残磬渺愁寂。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羊肠峻坂去天尺,驴饥仆瘦行安适。
燕子芹干,龙孙箨老,绿阴深锁林塘。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重门静,一帘疏雨,消尽水沈香。把当年团扇,恩情犹在,未是相忘。笑衰公鬓发,早已苍苍。说与乘鸾彩女,看世间、多少炎凉。都休怨,百年一梦,且共醉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