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觜死一饱,何劳更喧哗。
肉薄来如云,举扇谁能遮。
圹君幸小忍,秋风期不赊。
披襟约凉夜,明月钓寒沙。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刘过夏虫五咏·蚊》是宋代孙应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利觜死一饱,何劳更喧哗。
肉薄来如云,举扇谁能遮。
圹君幸小忍,秋风期不赊。
披襟约凉夜,明月钓寒沙。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夏天的蚊子,表达了人们面对蚊子叮咬的无奈和忍耐。诗人孙应时观察到蚊子的行为,认为它们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而嘈杂不止,不顾他人的安宁。蚊子虽然体型微小,但数量众多,无法用手中的扇子完全驱散。然而,诗人又称赞蚊子的生存能力和顽强,表示人们应该像蚊子一样忍耐,不因一时的不适而抱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蚊子的描写,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和人们的心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蚊子的特点和行为,将其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起来。蚊子作为一种微小而烦扰的存在,代表了生活中的小困扰和不便。然而,诗人并不抱怨或消极对待,而是以一种宽容和豁达的态度面对,表达了对生活的接受和忍耐。
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来增强表达效果。诗人用"利觜"来形容蚊子的吸血行为,强调其自私和对他人的干扰。"肉薄来如云"一句描绘了蚊子数量众多,无法完全遮挡的场景。"明月钓寒沙"则是一句寓意深远的诗句,通过对明月和寒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蚊子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中小困扰的忍耐和接受。诗人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向人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和生活态度。
第一岩前景若何,江流潋滟漾晴罗。游仙道士无萦击,也共白云栖一窝。
久傍严公趋玉帐,近蒙贺监解金龟。一壶分助登高饮,客宦长安共此时。
树影踏不醉,花香嗅却无。
罨画春树碧,逢迎系行舟。酒尽可以起,更作须臾留。我方鹤投笼,君已鹰脱鞲。相期在岁晏,赠之珊瑚钩。
闭户跏趺意已清,炉香烧尽一灯明。空庭叶落知多少,一任西风百种声。
欲明天色白漫漫,打叶穿帘雪未干。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旋销迎暖沾墙少,斜舞遮春到地难。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