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回忆起我在苏州的日子,常常参加夏至的宴席。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粽子香气扑鼻,筒竹嫩绿,烤得酥脆的鹅肉鲜美可口。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水乡之国多有亭台楼榭,吴地的风俗喜欢音乐和乐器演奏。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每家都有酒,无论到哪里都要乘船而行。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交替拜访贵族朋友,互相邀请。我先到他们的家中。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这个家乡的人都已经老去了,但向东望去的风景依然如故。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洛阳的麦田在秋天金黄一片,江南则是梅雨季节。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齐云楼上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在苏州时的生活情景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回忆了在苏州时常常参加的夏至宴席,描述了美食的诱人之处。他提到了苏州水乡的特点,包括亭台楼榭和音乐文化。他还描述了交替拜访朋友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最后,他通过描绘洛阳和江南的不同景色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的变迁和自己的离别之感。整首诗以忆苏州之情为主线,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情思绪。
渔父醒时清夜永。澄澜过尽征鸿影。略略风来欹舴艋。渔父醒。月高露下衣裳冷。渔父笑时莺未老。提鱼入市归来早。一叶浮家生计了。渔父笑。笑中起舞渔家傲。◎遣队(春留冬及一年中。杜若洲边西又东。舞散曲终人不见,一天明月一溪风。水绿山青,持竿好去。)
秋寒初劲。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汉使老,认上林欲下,徘徊清影。江南烟水暝。声过小楼,烛暗金猊冷。送目鸣琴,裁诗挑锦,此恨此情无尽。梦想洞庭飞下,散入云涛千顷。过尽也,奈杜陵人远,玉关无信。
六桥箫鼓日喧天,谁料年来渐索然。兴废荣枯都不识,一家活计一渔船。
春云落纸不归天,就把霜刀翦四边。欲送草堂还缩手,少陵惯见浣花笺。
修篁瑟瑟石磷磷,去谒荒祠不厌频。四皓古来无事客,贰车今世最闲人。紫芝欲采非仙骨,红药曾题是近臣。一奠村醪还独酌,满轩松雪照吟身。
无限高贤抑壮图,登临不用起长吁。山川千古战争后,冠剑百年零落馀。浪把功名为忆任,那知富贵岂人谟。丹青曲尽世间妙,写得凭栏意思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