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回曾宇,埙篪集上都。
夜寒凝爆燎,春气入屠苏。
九陌传珂乘,千门促漏壶。
此时开棣宴,仍在碧城隅。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和三兄除夜》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星汉回曾宇,埙篪集上都。
夜寒凝爆燎,春气入屠苏。
九陌传珂乘,千门促漏壶。
此时开棣宴,仍在碧城隅。
诗意:
诗的开篇描绘了星汉(银河)流转在曾宇(宇宙)中,埙篪(古代乐器)奏响在上都(京城)。接着描绘了寒夜中寒冷的气息凝结成霜,春天的气息进入到苏草中。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九条大街上传来珂乘(古代乐器)的声音,千家万户匆忙摆放漏壶(用以计时)。此时正是开启花朵盛开的宴会,仍然在碧瓦青砖的城隅。
赏析:
《和三兄除夜》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冬夜时的景象,展现了冷寂与温暖、寂静与热闹的对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音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韵律感和意境。诗中的星汉、曾宇、埙篪等意象与音韵的运用,使得诗词更加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
诗词的开篇以星汉回曾宇为开端,描绘了宇宙的辽阔和神秘。接着以夜寒凝爆燎,春气入屠苏的描写,表达了冬夜中的寒冷和春天的气息相互交织的景象,展现了冷与暖的对比。九陌传珂乘,千门促漏壶的描写则展现了新年的钟声和欢庆的氛围,人们在繁忙中度过除夕夜。最后一句诗描述了此时开启的花朵盛开的宴会,仍然在城市的角落延续,呈现出一种无限欢乐和生机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冬夜除夕为背景,通过对环境、音乐和人情的描绘,展现了岁末岁初的景象和人们的欢庆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冬夜场景,给人以温馨、喜庆和希望的感受。
男女虽亲,死生难躲。浮名浮利浮云朵。万缘一*恰如无,长生路上修仙果。玉户频开,金关紧锁。灵珠里面持经课。功成轻举踏云行,大罗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娇舞态奢。松鬓改梳鸾凤髻,新衫别织斗鸡纱。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画筵曲罢辞归去,便随王母上烟霞。
畴昔南迁海上雷,艰难唯与汝同来。再从龙尉茅丛底,旋卜云桥荔子堆。相与闭门寻旧学,谁言复出理官醅。乘田委吏先师事,莫学陶翁到即回。
良宵正月一,日从东畔出。照见耆阇峰,回环指□中。坐断石桥路,凡圣无回互。佛祖生冤家,相逢若稻麻。雪消春雨过,碓觜也生花。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群才。
仓猝扶宗社,艰危启圣神。英雄归驾御,狂狡愿和亲。泛扫妖氛净,恢张治化新。倦勤三纪外,头白尽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