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
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
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
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
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
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
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
诗意: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和佛教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诗中描述了一座寺庙的景象,表现了宁静与动荡、世俗与超脱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困惑。
赏析:
诗词开篇以"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的景象描绘,展示了寺庙的壮丽景色,表现出山水与建筑的和谐融合。"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一句,通过描绘寺庙中的船桅、钟声和竹林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安详和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客枕愁花雨"意味着作者在这个寺庙中感受到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斋鱼搅梦梁"则将修行者比喻为鱼,梁代表修行者的心灵,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心境的动荡和困扰。
最后两句"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描绘了一个篮舆(一种古代交通工具)隔着溪流行驶的景象,同时表现出作者对佛教修行的追求和渴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视线却无法看到佛龛中的香烟,暗示了作者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却受到了阻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禅修和佛教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景物的对比和矛盾,展示了内心的追求和困惑,以及修行者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挣扎。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梅花五岭八桂林,青罗带绕碧玉簪。祥刑使都两唐裔,亲领诸生到洙泗。七星岩畔筑斋房,独秀峰尖作笔床。买书堆上天中央,海表学子来奔忙。中州淑气无间断,南斗文星方炳焕。君不见日南姜相曲江张,万古清风裂云汉。
战艺升环水,论诗得异闻。窥园仍旧隐,下马忽新坟。白社真投分,青灯忆离群。有书无子读,此事最怜君。
四海流传百轴刊,皤皤国老尚神完。谈经忘却三公贵,只作先秦伏胜看。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象床宝帐悄无言,草得降书又几番?两表涕零前出塞,一官安乐老称藩。祠官香火三间屋,大将星辰五丈原。异代萧条吾怅望,斜阳满树暮云蘩。
客来草草治杯盘,道与家人勿惮烦。但要陶泓毛颍在,未为无以遗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