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艺来从鲁,闻韶昔在齐。
幸容葭倚树,欢会食甘藜。
礼数延文士,雄豪动武奎。
严凝池上雪,灿烂谷中霓。
喜见双头锦,争求独角犀。
化金思点灶,画酒愿分篦。
气壮如观海,言危拟去梯。
且思竭马力,马敢效牛蹊。
萧统闻香臭,刘郎善品题。
铅黄方宴集。
风雨惜风携。
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
故乡我自乐,归去逐群鸡。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斯立夜校试卷呈同舍十二韵》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校艺来从鲁,闻韶昔在齐。
幸容葭倚树,欢会食甘藜。
礼数延文士,雄豪动武奎。
严凝池上雪,灿烂谷中霓。
喜见双头锦,争求独角犀。
化金思点灶,画酒愿分篦。
气壮如观海,言危拟去梯。
且思竭马力,马敢效牛蹊。
萧统闻香臭,刘郎善品题。
铅黄方宴集。风雨惜风携。
永遣愁城破,休教眉宇低。
故乡我自乐,归去逐群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校对试卷时的心情和思考。他回忆起鲁国的校艺传统,听说过齐国的音乐盛况。他感慨自己有幸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工作,与同事们欢聚一堂,共享简单的美食。他提到了礼仪和文士的延续,以及雄壮的武将和勇敢的骑士。他描述了严寒中的池塘上的雪景和谷中的彩虹。他欣喜地看到了双头的锦鱼,人们争相追求独角犀牛。他思考着如何将金子化为灶火,画出美酒并分享竹篦。他的气势如海一般雄壮,他言谈中透露出冒险的意愿。他思考着如何竭尽马力,让马儿效仿牛的脚印。他提到了萧统闻到的香气和刘郎擅长品题的才能。他描述了铅黄色的宴会,以及风雨中珍惜风的携带。他希望永远不让忧愁城市破败,不让眉宇低垂。最后,他表达了对故乡的喜悦,决心回去追逐群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校对试卷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各种意象的运用,将自己的思考和情感融入其中,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这首诗词展示了晁说之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春去堂堂不复追,空余草木弄晴晖。交游归雁行将尽,踪迹鸣鸠懒韵不飞。老大未须惊节物,醉狂兼得避危机。东风虽有经旬在,芳意従今日日非。〈四月十一日立夏。〉
晨起凌严霜,恸哭临素帷。驾言百里途,恻怆复何为。昨者仕公府,属城常载驰。出门无所忧,返室亦熙熙。今者掩筠扉,但闻童稚悲。丈夫须出入,顾尔内无依。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单车路萧条,回首长逶迟。飘风忽截野,嘹唳雁起飞。昔时同往路,独往今讵知。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有池号遗履,无地寻丹灶。金像独俨然,讵识何人造。学仙匪吾事,访古乃其好。物色聊默存,他年忆曾到。
阌乡右邑有吾亲,河上茅亭结构新。五老分明为北里,三峰咫尺是西邻。儿孙不厌闲游客,鸥鹭偏谙醉主人。彼此眠云相隐梦,从今应更往还频。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不如饮此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