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谁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和宋太史北楼新亭》中文译文: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
回到农田劳作的愿望尚未实现,每天傍晚登上城楼。
谁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
谁会知道山林离得这么近,坐在这北楼上却像被一束符竹所困住。
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
宫廷的华服不再穿着,这里的轩槛是新的画卷。
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
远处的水流自流向嵖岈冢,在天空中飘荡的云朵将整个地区吞没。
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
愿意跟随江燕一起庆贺,怯于追逐府僚的忙碌。
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想了解狂歌之人,我是一个在丘园里修读经书的儒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孟浩然对于自己平凡生活和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不满。他原本期望能够回归田园,耕种自己的土地,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于是他每天傍晚登上城楼,一方面是为了远离喧嚣,回归内心的宁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眺望远处的山林,虽然离得很近,但却像被一束符竹所困住,无法真正接触和陶醉其中。
诗中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景色,远处的水流和飘荡的云朵给人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作者渴望能够追随江燕,庆贺自然的美好,而不是被府僚的忙碌所羞愧。最后他提到想要了解狂歌之人,可能是想要寻找一个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个能够真正理解他内心渴望的人。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田园生活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迷茫。
万里一飞篷。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有怀南涧老,月冷梦魂赊。烟闭金丹灶,云迷玉斧家。高云嗟缥缈,醉墨喜倾斜。明日秋风起,愁看菊蕊花。
眼底论人物,如君亦壮哉。作书犹乞米,造物不怜才。跋履妨诗笔,祛除近酒杯。飞尘栖剑室,归棹莫迟回。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高。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声随夜雨穿疏箔,名逐春风入小槽。别有雷峰峰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