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朱颜一寸埃,感时怀抱向谁开。
典衣饾饤盘心菜,贳酒留连眼底梅。
三月莺花劳问讯,几家幡胜带能回。
新来不作温柔梦,有底诗情似玉台。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宋宰立春雨》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镜中那朱颜,有一寸尘埃,
感时怀抱,向谁展开。
典衣丰盈,盘心菜色鲜美,
倒贴酒杯,留连眼底的梅花。
三月的莺花劳问候,纷纷询问消息,
几家繁忙的旗帜胜过回归。
新来的春天不再温柔的梦,
却有一种诗意,如同玉台般高贵。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词以一种哲理性的方式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首先,镜中的朱颜一寸埃,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镜中的人影已经被尘埃所覆盖,反映了时间对人的摧残和侵蚀。这种描绘增加了诗词的虚实感,使读者感受到岁月无情的力量。
其次,诗中的感时怀抱和向谁展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的交融使诗词更具共鸣力,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典衣、盘心菜、贳酒、梅花等物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和对物质世界的体验。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诗词的意境,还通过对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的描绘,进一步凸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短暂。
最后,诗词以新来的春天作为结尾,暗含了希望和新的开始。尽管新来的春天不再温柔如梦,但诗词中所表达的诗意却如同玉台般高贵。这种对诗意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使诗词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总体而言,虞俦的《和宋宰立春雨》通过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和对诗意的追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对人生意义和美好的思考。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