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就江僧乞,和烟得一茎。
剪黄憎旧本,科绿惜新生。
护噪蝉身稳,资吟客眼明。
星郎有佳咏,雅合此君声。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和孙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赏竹林的时光,并且将所感所思通过写竹来表达出来。
译文如下:
想起与江边僧人一起寻求竹子,看到一茎和烟浑然一体的竹子。为了保存竹子的独特之处,我们剪下黄色的旧叶,而对新芽格外珍惜。只要保护住它的生长环境,蝉鸣的噪音也不会影响到它。这样的竹子给吟唱诗篇的客人带来灵感,与我倾心之人的声音也是如此相合。
这首诗以描述竹子作为主题,通过描写剪去旧叶,珍爱新芽等细节来表达对竹子之美的赞赏。诗人将竹子与诗人和吟游诗人的心情相联系,暗示了竹子的高尚和纯洁。
通过描述竹子的特点,诗人的目的是想让读者意识到世界中的美与价值。诗人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表达了对生命和创造力的赞美,并展示了自然界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朗的语言传达了齐己对竹子之美的颂扬,并通过竹子与人的联系,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的思考和赞美。
鸡栖及我未掩扉,犬虽远出暮自归,司晨警夜职交举,簸糠弃粒报亦微。查查双鹊更媿汝,庭树夜宿常相依,岂怜主人老寂寞,暖热蓬户不忍违。养鸱甚恩健即去,养鹰虽久饱亦飞。嗟哉物性厚薄异,使我隐几空歔欷!
自笑山泽为癯儒,侪之富贵非其徒。他人诞日晏歌酒,贫家箪瓢屡空虚。昨朝不记生年朋,面前忽见樽罍列。感君祝我还祝君,两翁相对头如雪。
耿耿残灯夜未央,负墙闲对篆盘香。风号东北河冰合,月落西南竹影长。孤鹊欲栖频绕树,寒龟无息稳搘床。颓然坐睡那知晓,推户朝曦已满廊。
雷事,见天封题名,即此地也。既归,宿於近潭田舍翁家。是夜雷雨大作,望潭中火光烛天。明日,旁近言龙起大槐中。父老云,正月龙起,前此未见也。龙潭寺南*尊,冯丈所名笑青山、不解留客,林丘夜半掀举。萧萧暮景千山雪,银箭忽传飞雨。还记否。又恐似、龙潭垂钓风雷怒。山人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罗结同心柳带青,碧桃香里记将迎。春风重到凭栏处,肠断江楼不忍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