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假易,亦不汝匮。
春无遗勤,秋有厚冀。
云举雨决,妇姑毕至。
我良孝爱,袒跣何媿。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和陶劝农六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下的谷物充足,也不会让你们匮乏。
春天没有辛劳白费,秋天有丰收的期望。
云聚集而雨降下,妇女和姑娘们都前来帮助。
我对孝道充满热爱,毫不羞愧地赤脚赤膊劳作。
诗意:
《和陶劝农六首》表达了苏轼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诗中描述了天下的谷物充足,农民的辛勤劳作没有白费,春天的辛劳将换来秋天的丰收。同时,诗中也提到了云聚集而雨降下,妇女和姑娘们都积极参与农田劳作的场景,展现了社会大众共同努力的景象。作者还表达了对孝道的崇敬,愿意亲身投入农田劳作,不畏艰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特有的豪放洒脱的风格,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许。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农田劳作的理解和态度。作者以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农田劳动的辛勤与希望,并通过妇女和姑娘们积极参与农田劳动的形象,强调了社会团结和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诗中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崇敬和自愿亲身投入劳动的态度,展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这首诗既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社会的团结协作,也体现了作者对农业丰收和社会和谐的期望,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
直庐迫高墉,隙土止寻丈。短人累残甓,围叟舁新壤。方成一篑积,已觉寸心爽。余芳分禁掖,疎翠眇林莽。虽无昆阆趣,便有濠濮想。绕吟消永日,静对延孤赏。聊成儿女剧,终契山林往。为语平泉公,经营毋太广。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心景两无著,情物岂能移。超然远览失笑,名利苦纷驰。一品官资荣显,百万金珠豪富,宽自喜家肥,会得个中理,川泳与云飞。静中乐,闲中趣,自舒迟。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连卮。万法无差别,融解即同归。
海色连云气,登临晚不同。越山齐北斗,秦树起西风。灯火官桥暗,笙歌店市空。小楼无梦里,谁此种梧桐。
几日同不到,到山心自清。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共阅文场幸小休,燕斋还我旧天游。青灯影里消除夜,黄菊杯中渐送秋。此念在家身在客,吾行非去坐非留。诸公往往离怀恶,曾悟乘流过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