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名儒,岂患穷匮。
大抵外物,岂在侥冀。
学成道尊,富贵自至。
不学空虚,非惟自愧。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吴芾所作的《和陶劝农韵勉吾乡之学者》。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大致上说,名望的儒者怎么会担心贫穷和匮乏呢?
大致上说,外在的物质并不在于侥幸和希望。
学问修成、道德高尚,富贵自然会到来。
不学习则空虚,不仅仅会自惭。
这首诗词表达了吴芾对学者的劝诫和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学者不应该只是追逐物质的富贵,而应该以学问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高尚。吴芾指出,名望的儒者不应该担心贫穷和匮乏,因为真正的学问修成之后,富贵自然会随之而来。
诗词中的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吴芾对学者的劝诫和期望。诗人通过对学问和修身的思考,呼唤学者们要追求真正的道德和学问的境界,而不是纯粹追求物质的富贵。他认为学问的修成是学者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物质的富贵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吴芾在这首诗词中对学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了学问修成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通过学问的修养和道德的提升,学者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得富贵的回报。与此同时,他也指出,不努力学习的学者将陷入空虚和自卑之中。
这首诗词简短而有力,表达了吴芾对学者的期望和警示。它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学问的追求,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物质利益。这种思考和劝诫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宝贵的启示。
讲习岂无乐,鑽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酒可陶吾性,诗堪述所怀。谁言曾点志,吾得与之偕。
皇天老眼定何居,祸酷如公古亦稀。酖毒不令猜叔子,药家谁实死颜畿。人心纵险难清白,世变不磨真是非。毕竟若为书史册,暮江倚徙泪沾衣。
小艇争浮浦,幽人独倚扉。新泥添燕垒,细雨湿莺衣。葚紫桑新暗,秧青水正肥。欣然语邻父,投老得相依。
层层落落影团团,切忌当阳著眼看。直下有无俱不立,白漫漫又黑漫漫。
春来自分菊成坡,秋晚何妨日一过。喜色忽看眉上见,霜华应向掌中多。一枝须索蚁浮甕,三径从教雀可罗。坡下有泉唯可饮,西风吹鬓未应皤。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期人。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