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翳榛棘,荷锸冈路开。
振衣陟云端,朗然豁秋怀。
言念半死树,类我晚节乖。
风雷劈半腹,叶落禽不栖。
幸不为薪槱,烧之化尘泥。
谓可材为琴,于调恐不谐。
醉抱作此感,暝色南北迷。
下山不可急,小僮扶我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与陶渊明共饮美酒时的情景,并表达了对陶渊明及他的作品的赞叹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高台上翳满了茂密的荆棘,
推开荆棘,山路就展现出来。
我振作精神,登上云端,
心境舒畅,豁达开阔。
心中念念不忘那些半死的树木,
与我相似,晚年命运多舛。
风雷劈击树干,劈开一半,
树叶凋零,鸟儿不再栖息其中。
幸好它们不成为柴火,
烧成了尘土与泥泞。
有人说它们可以做成琴,
但怕它的音调不和谐。
醉意中产生这样的感慨,
黄昏的色彩让南北方向迷茫。
下山时不能匆忙,
小仆人扶我回去。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高台上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对陶渊明及他的作品的钦佩和敬意。诗人在与陶渊明一起品酒时,心情愉悦,感叹陶渊明的豁达和秋怀。他同时思考着自己晚年的命运,将自己比作半死的树木,受到风雷的劈击,叶落鸟不栖。然而,他庆幸自己没有被当做柴火烧掉,而是化为尘土和泥泞。诗人还提到有人说这些树木可以做成琴,但担心它们的音调不和谐。最后,诗人在醉意中感慨万分,感受到黄昏的迷茫,并告诫自己下山时不要匆忙,由小仆人扶回去。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以自己晚年命运多舛的境遇与陶渊明相对照,表达了对陶渊明豁达心怀和才华的赞赏。同时,诗人也反思了人生的无常和转变,以及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的体验和思考之中,引发共鸣和思考。
毗耶长者入街初。
证心何有梦,示说梦归频。文字赍秦本,诗骚学楚人。兰开衣上色,柳向手中春。别后须相见,浮云是我身。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穷冬霜霰集,行路古今难。举眼看浮世,何人耐岁寒。弃瓢将止酒,脱冕拟休官。一室能容膝,吾生亦易安。
积雪欲照夜,老鸡方唱晨。诸公逝已久,幽梦忽相亲。话旧殷懃意,追欢见在身。悠然又惊觉,抚枕一悲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