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窝中克己私,人心才动最惟危。
诚身有道须明善,暗室之中莫自欺。
凛凛知风知显处,兢兢不睹不闻时。
圣师欲到无言地,子贡当年也未知。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通斋密窝韵二首》是宋代王柏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密密的窝中克己守私,
人的心思才动最为危险。
真正的身心修养必须懂得明善,
在暗室之中,不要欺骗自己。
警醒地知晓风吹草动的显著迹象,
谨慎地不望不闻不见世事变迁。
圣人欲到达无言之地,
就像当年的子贡一样,也未曾知晓。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隐喻的方式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私心和虚伪,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密窝"象征心灵深处的私心和欲望,而"克己守私"则表达了克制私心的重要性。作者警示人们,私心是人心最危险的地方,只有真正懂得明善、不自欺才能达到真正的修养。
诗中还强调了警觉和谨慎的态度,通过"知风知显处"和"不睹不闻时"来表达。这种警醒和谨慎的态度使人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外界的变化,不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最后两句"圣师欲到无言地,子贡当年也未知",表达了圣人和普通人都会遇到无法言说、难以预测的境遇。这种境遇要求人们拥有超越自我的智慧和境界,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超越表面的虚伪和功利。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王柏对人心和修养的思考。通过对私心和虚伪的思考,以及对警醒和谨慎的强调,诗词呈现了一种追求真实自我的理念,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真诚和纯粹的态度。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况铃齐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书。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主要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
暮秋木落剥霜红,俄觉平林一夜空。茂遂本凭枝干力,却辞枝干逐西风。
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落魄平生误计然,春归无恙杖藜边。梅花雪坞留残腊,泽国砧声带旧年。沧海鱼丽空战舰,乌衣燕子过烽烟。五陵冠佩追趋日,野老如持汉节偏。
巍巍孙公,忠烈俱伟。受天大任,渊渟山峙。谋谟密宥,帝所眷倚。付以留钥,又托以子。天未悔祸,甘赴万死。国家德泽,周及远迩。罹兹祸变,孰奋而起。公节不渝,独负大美。若神人然,众所仰止。彼以偷生,徒奄如鬼。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