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惮暑如蜂虿,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利害相磨生内热。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王仲甫病暑》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吴邦惮暑如蜂虿,
河曲还遭长日晒。
蔗浆金碗赖蠲烦,
内托潜阴数为败。
黄昏乍快风吹发,
驱拊蚊虻坐明发。
青衫主簿气如云,
茂陵无事悲消渴。
茫洋河伯何为者,
两涘无因辨牛马。
何生狂梦涸归墟,
喉舌汤汤未劳泻。
能来一嗽华池津,
七碗清风立有神。
更寻齿下微妙诀,
遣君体适仍魂平。
案头白纸如堆雪,
人事纷纷日将月。
与君未遇尤四时,
利害相磨生内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晁补之给好友王仲甫写的作品。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夏季的炎热,将炎热的天气比作蜂虿,形容了吴地的高温。接着诗人提到了河曲地区遭受长时间的日晒,暗示了作者对友人身体的担忧。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喝蔗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消暑的祝愿和对烦闷的解脱。蔗浆金碗象征清凉,蠲烦表示消除烦恼。
然而,下一句中诗人提到内托潜阴数为败,暗示了友人身体的不适和病痛。这种转折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友人的病情和作者对其的忧虑。
随后,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凉风吹拂,给友人带来一丝凉爽,同时也驱赶了蚊虻,使他能安静地坐下。青衫主簿气如云,可能指友人的官职或身份,表达了友人的风采和气度。
茂陵是友人所在地,诗人表示茂陵无事,但自己却感到悲伤和消渴。这里的茂陵可能是一种隐喻,暗示了友人所在的环境较好,而诗人自己则感到消沉和渴望。
下一句中的茫洋河伯是指茫洋河的神灵,诗人在此提问茫洋河伯何为者,表示自己对友人的处境和困惑。两涘无因辨牛马,涘指浅滩,可以理解为无法分辨牛和马,也暗示了作者对友人所处环境的不了解。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友人的病情,称其为何生狂梦涸归墟,喉舌汤汤未劳泻。这里的涸归墟意为满城破败,狂梦指病中的幻境,喉舌汤汤未劳泻则暗示友人的嗓子干涩且未曾喝水。
然而,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来一嗽华池津,喝一口清凉的水。华池津可能指附近的水源或清泉,七碗清风立有神表示喝到七碗水后,友人会感到清凉舒爽,精神焕发。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寻找一种微妙的诀窍,遣君体适仍魂平。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友人能够找到调养身体的方法,使身体健康,心灵平静。
整首诗词以友人的病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通过对炎热、清凉、忧伤、渴望等意象的运用,诗人传达了对友人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期望,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事纷纷的感慨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残山剩水带离亭,送客烦君远作程。直欲明年击吴榜,白沙翠竹是柴荆。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禅宫门寂寂,庭草无行迹。东风自扫阶,疑是开帘客。
鞭丝曳雪缭官槐,绿阵中间一道开。高下未劳轻喜愠,相公曾作榜梢来。
同执群方至,因山十月催。永违天日表,空有肺肝摧。帐殿流苏卷,铃歌薤露哀。宫中垂晓轫,西去不更回。
太行山下路,荆棘昨来平。一自开元后,今逢上客行。地形吞北虏,人事接东京。扫洒氛埃静,游从气概生。蓟门春不艳,淇水暖还清。看野风情远,寻花酒病成。官闲身自在,诗逸语纵横。车马回应晚,烟光满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