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语相过见一斑,我惭尺雨强跻攀。
羇怀衮衮三江水,去路迢迢万里山。
酒盏逢花寻客处,诗筒将月对船间。
固应侯喜多知己,未必诗怕只汗颜。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和魏南伯县丞韵》是宋代袁说友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远离故乡的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之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著语相过见一斑,
我惭尺雨强跻攀。
羇怀衮衮三江水,
去路迢迢万里山。
酒盏逢花寻客处,
诗筒将月对船间。
固应侯喜多知己,
未必诗怕只汗颜。
这首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一句"著语相过见一斑",意味着尽管只是言语交流,却能看到彼此的心意。第二句"我惭尺雨强跻攀",表达了作者自谦自己的才能,感叹自己的能力有限。接下来的两句"羇怀衮衮三江水,去路迢迢万里山",用形容词的堆叠描绘了作者孤独旅行的心境。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在陌生的环境中行走,表达了一种远离故乡的无助感。
接下来的两句"酒盏逢花寻客处,诗筒将月对船间",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渴望结识新朋友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浪漫情怀。最后两句"固应侯喜多知己,未必诗怕只汗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希望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知己共同分享诗意,但作者又对自己的诗才充满了谦虚的态度。
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情感的真挚和深切,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和渴望,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形容词的堆叠和意象的运用,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和艺术美感。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思绪,引发共鸣。
暮春别乡树,晚景低津楼。伯夷在首阳,欲往无轻舟。遂登关城望,下见洪河流。自从巨灵开,流血千万秋。行行潘生赋,赫赫曹公谋。川上多往事,凄凉满空洲。
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
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迎霜红叶早,过雨碧苔鲜。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旧游多绝席,感物遂成篇。更许穷荒谷,追歌白雪前。
庭静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前箭射人可,后箭射人深。锺先生没后,此道少知音。
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方知汉成帝,虚筑避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