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
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与可墨竹,冠绝今世。
〉主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此君庵》
风梢绕檐匝,
霜干当窗净。
遥知素壁上,
醉墨森相映。
此君庵,是苏辙在宋代所写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微风轻拂檐角,
霜干凝结在窗前清亮。
远远望去,可以看到素壁上,
酒意浓郁的墨色与竹叶相映成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庭院的景象。风轻拂檐角,带来一丝微风,使得庭院更加宁静。冬天的霜已经干燥,悬挂在窗前,闪烁着清澈的光芒。从远处看,可以看到素壁上醉意浓郁的墨色与竹叶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庭院的景象,通过对风、霜、墨、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风梢与檐角、霜干与窗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庭院的静谧之美。素壁上的醉墨与竹叶相映成趣,给人一种意境深远的感觉。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苏辙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抒发情感的能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清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可被赏析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同时也突出了诗人对清静、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与人文雅致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与深思的追求。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静谧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