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贺新郎·绿树听鹈鴂》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树听鹈鴂。
绿树下,鹈鴂鸟在歌唱。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绿树下的鹈鴂鸟在欢快地鸣唱。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更令人痛苦的是,鹧鸪的声音停止了,杜鹃的声音也变得凄切。这里通过描绘鸟鸣的变化,表达了离别之苦。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哭声一直持续到春天归来,没有找到寻觅的归处,悲苦的思念使得美好的花朵都凋谢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尽思念和悲痛。
算未抵、人间离别。
即使抵达了,人间的离别也无法弥补。这句表达了离别之痛难以消解的感受。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在马上抚琵琶,关塞黑暗无边,更有长门(指宫殿门)和翠辇(指车马)告别金阙(指皇宫)。这里描绘了战乱时期,将军离别家园,奔波在战场上的情景。
看燕燕,送归妾。
看着燕子飞回,代表着送别爱人的离别之情。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将军身经百战,名誉被摧毁。向着河梁回头望去,千里万里,故人早已长逝。这里表达了将军在战场上的辛酸和对故人的怀念。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易水河畔西风凄冷,座上的人们衣冠飘飞如雪花。这里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
正壮士、悲歌未彻。
英勇的士兵正在悲伤地唱歌,但悲伤之情尚未表达完全。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啼鸟甚至都能理解这样的离别之恨,预料它们不再啼鸣清澈的眼泪,而是长时间地哭泣鲜血。这里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离别之痛的深刻。
谁共我,醉明月。
有谁能与我共饮,陶醉在明亮的月光下。这句表达了诗人寻求安慰和抚慰的心情。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战争场景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伤感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对鸟鸣声的描绘、对战争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抒发,以凄凉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打动读者。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线,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期的离散和失去的痛苦,以及对亲友和家园的思念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世间离别不可挽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深刻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身似柏舟无倚着,心非席石可推移。威仪不被忧心乱,始信生民有秉彝。
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或如淡胭脂,薰以百和香。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自不耐渠恼,幽怀可禁当。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吾闻诸古人,物美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鼎门为别霜天晓,賸把离觞三五巡。
宿雨涨溪流,江南四月秋。市无粮得糶,田有麦难收。官况全然冷,民饥绝可忧。沙鸥应笑我,何日放归舟。
授受唐虞际,从容平勃閒。宗英谁柄用,人望属槔閒。晚侍经闱读,寖登规殿班。帝乡留不住,归去老湖山。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