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组练寒,夜雪连营积。
有客卧衡茅,淮山梦中白。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和熊叔雅四咏·屏山夜雪》
朝代:宋代
作者:刘子翚
中文译文:
谁会怜惜悲凉的军营,夜雪纷纷如帷幕。有客人在屏山的茅屋中安卧,梦中见到了洁白的淮山。
诗意:
这首诗以冷冽的夜雪为背景,描绘了屏山的军营中的凄凉景象。军营中的组练官兵被凛冽的寒冷所困扰,而夜雪不断地积聚。然而,在这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有一位客人安然入眠,他在梦中看到了一片洁白的淮山。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繁杂和战乱的反思,通过对军营与客人的对比,呈现了平凡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内心宁静与憧憬的力量。
赏析:
《屏山夜雪》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军营中的冷凄景象。夜雪如帷幕般纷纷而至,给人以冰寒的感觉。作者通过描述客人在军营中的茅屋安卧,进一步突出了军营的凄凉。然而,诗末的淮山却给人以一丝希望和温暖。淮山的白色象征纯洁与美好,它出现在客人的梦中,给予人们心灵的抚慰和憧憬。整首诗通过对比军营与客人、夜雪与淮山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困境中的宁静与希望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象,通过对冷暖对比的描绘,传达出对于人们在困境中坚持内心宁静和追求美好的赞叹。它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启示与反思。
妙处和春莫遣知,晚尊随柳逐花移。落花绣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时。
岁岁东风二月时,司花辛苦染晴枝。夜输百斛蔷薇水,晓洗千层玉雪肌。寒食清明空过了,姚黄魏紫不曾知。春愁蹙得眉头破,何处如今更有诗。
醉见千山面。晚晴初、蝉声未了,鸟声尤远。知道仙人丹灶在,尚有陈灰犹暖。但只恐、松枯石烂。笑问年华应不换,又如何、洞里笙箫断。还念我,去归晚。千岩万壑猿啼遍。一思量、一回懊恨,一回泪眼。岂是自家无仙骨,尚被红尘牵绊。要分此、烟霞一半。当日朱仙和葛老,更老黄、
羲和午停车,草木静若萎。我居倦烦促,谁与开我怀。出井泉失冷,迎凉幌空开。翩翩投林羽,饥渴复谁哀。仁哉林间风,为我时一来。惜哉为功薄,隆赫安能回。观涛感巨壑,清啸想高台。徘徊滞心赏,怅望意悠哉。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斯文宗主赖公归,不使它杨僭等夷。四海声名今大手,万人辟易几降旗。天方欲治将焉往,用不崇朝尚窃迟。整顿乾坤从小试,南州昔日洗潢池。